蘇一依要拍的電影《銀樓》改編自她上輩子看過的上海有線電視台和北京中北電視藝術中心聯合錄製。由尤小剛陶玲玲執導,鄔倩倩、奇夢石、蓋麗麗、王頻、張京生、馬侖等領銜主演的國產電視劇 。
劇中的男主角鄭公(奇夢石 飾)以上海灘早年的風雲人物鄭家為原形,展示了曾在上海布滿銀樓、錢莊、布店的鄭公家族從鼎盛走向衰落的經過,同時介紹了許家大小姐文麗如何從一無所有境況中崛起而成為商界巨頭的經曆。
劇本得到孔大小姐的首肯,蘇一依立刻籌備開拍。對於女主角許家大小姐許文麗,蘇一依自是要親自上陣。有了上輩子的經曆,蘇一依很容易就進入角色,再加上她的專業功底確實不錯,表演很出彩,其他的演員也非常給力,《銀樓》未播先火,吸引了無數影迷的視線。
因為電影裏麵有許多角色,並不是專業演員表演,都是毫無表演基礎經驗的普通人,蘇一依在拍攝前,告訴他們 ,別把演戲當做一回事,平時自己怎麼做,在攝影機前,還怎麼做就是。沒想到這些群眾演員的本色出演,居然為電影添了不少的彩。
電影上映,票房出奇的好,因為那些眾多的群眾演員,為了讓親朋好友見識一下自己在電影裏的形象,自發地買票,請大家看電影,即使他們每個人都有贈票。
電影裏,酒樓銀樓等等許多的人,都是真實的顧客參與其中,凡是知道自己在電影裏露過臉的,本人去看還不算,還要拉上許多的人去看。就是在電影裏隻露了一個後腦勺的,也去電影院看了好幾遍。還和左右的觀眾說,“看,那個後腦勺就是我的,您瞅瞅,如假包換……”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銀樓》在影迷中熱度不減,蘇一依趁熱打鐵,隨即推出《銀樓》的第二部,依舊由原班人馬出演。因為第一部的大獲成功,第二部的票房也輕鬆的幾倍的翻。
1930年,也就是民國十九年,有了兩部電影的成功,蘇一依這個新人導演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女導演,無數的劇本邀約不斷。蘇一依統統拒絕。她決定急流勇退,要去國外進修,還叫上在記者圈裏小有成就的蘇一帆,陪著自己去瑞士留學。
因為蘇一依清楚記得,在兩年後,也就是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1月12日,日軍在青島登陸。十六天後,1月28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著名的“一.二八”抗戰爆發。
作為一位穿越者,在現實生活中,蘇一依才真正曉得曆史就是曆史,尤其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你是穿越者,就能力挽狂瀾,甚至改變最終結局。作為穿越者,隻能改變自己,讓家人規避能規避的,既定的命運卻是改變不了。
蘇一依在穿越來以後的幾年裏,搜盡了自己“前世的記憶”,終於在記憶深處,搜集到有關蘇家的記憶,在日軍入侵濟南前,蘇家全員避居國外,少數留守國內的,也都在日軍未侵略過的省份生活。但他們,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日,斥巨資支持抗戰。
1932 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遠在瑞士經商的蘇一依心急如焚,每日必讀國內報紙以了解戰事進展情況。當得知祖國已全麵卷入這場殘酷戰爭時,她毫不猶豫地決定挺身而出,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