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培養孩子愛的情感
1.喚醒沉睡的愛
愛的情感不僅能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得以化解,也能使孩子以更高的熱情去達成教育的目標。
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一些孩子,他們的父母沒有多少文化,他們的老師也是普通的鄉村老師,但奇怪的是這些孩子身上卻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毅力:他們寬容,具有可貴的愛心;他們忍耐,能克服各種障礙。在這些品質的推動下,這些孩子最終在許多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那麼,到底是什麼賦予了他們這樣優秀的品質呢?答案就是愛。即使是物質的貧乏、文化的閉塞都沒能阻擋這種情感的傳遞。它來自於孩子善良的母親、勤勞的父親,來自於孩子樸實的鄉村老師。他們持久地勞作,無言地忍耐,默默地生活,雖然沒有什麼物質財富,但擁有愛和為愛所做的付出。這就是情感的力量,它能夠彌補物質的貧乏。
愛的力量如此巨大,所以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在於培養孩子愛的情感。愛的情感不僅能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得以化解,也能使孩子以更高的熱情去達成教育的目標。
小斯賓塞10歲的時候,有一天夜裏下起了大雨,有人捎信告訴我,我父親病得很重,需要我從城裏買些藥送去。當時已是深夜,我把小斯賓塞托付給德賽娜,準備趕緊買好藥給父親送去,然而小斯賓塞一定要和我同去,他臉上嚴肅的表情讓我無法拒絕。 我們很快上路了,從城裏到我父親住的地方有20多英裏,眼下已沒有馬車,天又下著很大的雨,閃電從夜空劃過,把路麵照得很亮。小斯賓塞緊緊地抓著我的手,不時用另一隻小手抹去順著頭發淌下的雨水,眼睛瞪得大大的。路上滿是泥濘,我們借著手中小馬燈的微弱亮光,艱難地在漆黑中行走。大約過了一半路程時,路邊出現了一戶人家,我擔心小斯賓塞的身體,想讓他暫時留在那裏等我。可小斯賓塞卻說:“我們還是走吧,去晚了也許爺爺的病就更重了。”聽到這話,我心裏有說不出的感動,於是我們繼續在風雨裏趕路。等最終把藥送到時,小斯賓塞已經疲倦得站不穩了,倒在爺爺家的小床上就睡著了。第二天早晨,雨過天晴,陽光灑在一望無邊的牧場。小斯賓塞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就問:“爺爺好了嗎?”然後他立刻跑到爺爺的房間去,說要和爺爺一起享用早餐。我心裏感歎:這就是愛的力量!和昨晚的跋涉比起來,日後的小斯賓塞還會走更多的路,隻要他有這種動力,那麼即使再長、再黑的路他也不會害怕了。
我的好友是著名的醫學博士,他也跟我談到了類似的經曆,並說這是他當初決定學醫的最大動力。他的父親是一個鄉村醫生,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他從不拒絕出診。好友因此很崇拜他的父親。他告訴我說:“一次,我陪父親出診。我們走了幾十裏山路,在給一位老婆婆看完病後,我聽父親對病人說,在他走之前,她一定會好起來的,否則他就不走了。他握著她的手,給她講故事直到她開心地笑了起來,然後扶她起床。老婆婆高興地說:‘醫生,我真的覺得好多了。’父親這才和我一起離開。”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幾乎在每一個成人的心中,都有一些永遠難以磨滅的形象、記憶,它們來自父母或老師各種愛的故事和行為。默默奉獻、忍耐、寬容的母親,從不泄氣、為了家庭像一個戰士一樣奮鬥的父親,慈祥、和藹的祖父,嘮叨而無原則地愛著自己的祖母,富有學識、質樸的老師,等等。這些人像人生道路上永遠閃耀的燈塔,照耀著每個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而不管一個人走多遠,成就多大,他都會謙遜地向給他留下美好記憶的人們致敬。難道還有比這更成功的教育嗎?
2.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是對生命中因果關係的尊重。隻有心懷感恩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索取卻不懂得回報,總是接受卻不知道感激,表麵上占了很多便宜,實際上卻一無所有。我不希望自己的小斯賓塞成為這樣的人,因為這不會給他和別人的人生帶來一絲一毫的樂趣。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總是忽略別人的善意,牢記別人的過失,他們的痛苦多於歡樂,怨恨多於感動。他們內心缺少寧靜,無法長期專注地做一件事,相反,懂得感恩卻能讓人從各種怨恨中解脫出來。
我時常對小斯賓塞說,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因為人不可能不依靠任何事物獨立生存。哪怕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來換取一件東西,也是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夠實現的。比如老師悉心的教誨,還有朋友不斷的鼓勵。我們的衣食住行,每一件都與別人的勞動有關。就算是大自然,我們也應該感激它為我們提供了空氣、陽光和水等。感恩,是對生命中因果關係的尊重。隻有心懷感恩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3.別讓仇恨吞噬孩子的心靈
我們必須讓孩子明白,人類是存在各種罪惡的,當這種罪惡發生在親人、朋友或自己身上時,就是不幸到來的時刻。
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完美的社會,製度的不公、家庭的不幸、個人的境遇變化等都會反射到孩子那裏。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福,也不是每個家庭都那麼富足,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焦頭爛額。所有這些,我們都應該讓幼小的孩子遠離它們,直到孩子已經開始有意識、有判斷、會觀察時,才可以耐心地向他解釋。
小斯賓塞上小學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叫莎莎的女孩子,家裏遭遇了極大的不幸。原來,莎莎的父親一直在建築工地上做工,為了供莎莎在這所學校繼續讀書,他每天工作都很勞累,很晚才回家。莎莎學習也很用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來回報父親的辛勞。然而前幾天,莎莎突然被鄰居從課堂上叫走,被告知她父親出事了,據說她父親是在建築工地偷東西時被打死的。 莎莎頃刻之間變成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她愛她的爸爸,並且痛恨那些沒有人性的人,可是這一切都發生了,怎樣都無法挽回爸爸的生命。
小斯賓塞給我講這件事時,一直泣不成聲。貧困、野蠻、無知、愚昧、殘忍,這些詞彙像山一樣撞擊著我的心靈,以致我一時無語。等平靜下來後,我和小斯賓塞談了很久。我不得不告訴他,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罪惡。但我希望他應該理智地看待這些事。一切罪惡都根源於無知和愚昧,要改變這種現狀隻能通過知識和愛,沒有其他方法,更不能借助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