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強媽,你別門縫裏瞧人――把人看扁了!”二狗子不服氣,“敢情哪一天,我非娶一個比你家媳婦還要漂亮的女人讓你看看!”
“喲,還真看不出來,”二叔打趣地說,“我本來想把你先送進蘭花的托兒所,這下更好了,等明兒,你們父子倆一起上吧。”
說笑歸說笑,其實這件事在蘭花回來前,他們一家人就策劃好了。
大龍說:“媽媽一輩子就喜歡孩子,她希望能幫鄉親們做點事情。她想來想去,就買了一些培養嬰幼兒的書回來,這半年多來,她天天研究這些書。她說,她在城裏不習慣,也不幫我們帶孩子,孩子應該留在父母身邊,這是書上講的。”大龍笑了。
“於是我們兄弟姐妹商量好,動員自己所在的單位,對口支援村裏。比如開辦經費、桌椅、黑板、紙筆、兒童用品。反正我們有的在學校,有的在商場,有的在機關,解決這點小事還不是太難的。不過這件事情,還得和村裏通通氣,如果由村委會出麵辦這件事是最好不過了。”二秀的丈夫說。
“我說二姐夫,你在教育局工作,這事有你出麵不是更好嗎?”小強說。
“還是村裏出麵好些,我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我去和村長說一下,讓他們找你。”小強說著跑了。
“小強,一會兒回來吃飯!”蘭花在後麵喊道。
“知道了,嬸子。”
晚上,村長和村主任都來看望蘭花了。
村主任見了蘭花就笑著說:“聽人說,蘭花變年輕了,我還不相信哩。這人還真能返老還童?”
“村長、主任,都請坐,別聽他們瞎說!”蘭花笑著對他們說。
“蘭花,你可別打馬虎眼,你還真的變年輕了。要是猛然在街上碰見你,我還真的不敢叫你哩!”
就這麼簡單,在說說笑笑中,關於接受和支援蘭花在農忙時幫助鄉親們帶孩子的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兒女們走後,蘭花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她想了好多好多。改革開放後的農村,一片祥和的景象。人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漸漸地奔上了小康之路。村裏早已見不到隊長吹著哨子催社員們上工的“壯觀”景象了,可田裏的莊稼卻越長越好。蘭花想起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從省城下來的大幹部來到這裏,看到農民的貧困、看到大呼隆的低效率,急得沒辦法,就對鄉親們說:“你們要像種好自留地一樣種好集體的大田!”可還是沒用,當然不會有用的。像蘭花家那樣的貧困戶,比比皆是。好多地方的人都在外麵逃荒要飯!如今的日子好過了,人們不再為吃穿犯愁,真的是天堂的日子呀……
蘭花慢慢地入睡了。那一夜,她睡得又香又甜。
一個月後,村長陪著老七和蘭花領回了大紅的結婚證。在兒女和鄉親們的一片祝福聲和歡聲笑語中,他們喝了交杯酒。
當天晚間,洞房裏,方桌邊的老七摟著蘭花,張著嘴巴望著自己的新娘,輕輕地說:“蘭花,我這不是在做夢吧?”
蘭花笑吟吟地,點點他的額頭:“你呀!”
楊老七幸福地閉起雙眼,就這樣一動不動地摟著蘭花。
蘭花看著他這個傻樣,心中一股柔情油然升起。她推了推自己的新婚丈夫,說:“別老傻愣著了,我困了……”
楊老七仿佛如大夢初醒,一下子抱起蘭花輕輕地輕輕地向鋪著龍鳳錦被的婚床走去,蘭花勾住楊老七的脖頸,幸福地閉上了雙眼……
轉眼大忙季節開始了,蘭花也忙碌起來。當鄉親們都在田野裏揮汗如雨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在蘭花的托兒所裏快樂地玩著遊戲。腳步匆匆的鄉親們經過蘭花的托兒所門前時,聽到屋子裏傳出孩子們的陣陣歡笑聲,他們也開心地大笑起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