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人人勸她嫁老七
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鄉親們做夢也沒想到他們也能用上自來水和電燈。裝電燈的那天,五老太爺說什麼也不相信,一根細細的線子就那麼一拉它就亮了。
電工說:“五老太爺,您可別小瞧這根細細的電線,它的力量可大了。不懂電的人千萬不能亂摸,會觸電的。”
當電燈真的亮了,五老太爺說:“哎喲,要是早知道拉根線,扣個這個叫什麼泡……”
“電燈泡。”
“要是早知道扣個這東西就亮了,我們早幾年扣,得省多少煤油啊。”五老太爺的一句話,惹得大夥哄笑起來。
“都別笑了,快把它吹了,大白天的亮著太浪費了。”五老太爺說著,伸長脖子在燈泡下“噗……噗”一口一口地吹著,可他怎麼也吹不熄。
“老太爺,您就別吹了,繩子一拉它就滅了。”小強大笑著說。
五老太爺看了小強一看,伸手一拉燈泡不亮了,他不服氣地說:“我這九十多年,真他媽的是白過了。”
“老太爺,不是您白活了,是社會發展太快了。”屋子裏的人都笑了。
“小強家是全村條件比較好的,因為他們家人口少,小強又有工作。當農村通電後,他們是全村第一家買電視機的,那是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那天這個小村上比過大年還要熱鬧,大家都趕到他們家來看稀奇。小強用插座把電源接到院子裏,擺出吃飯的小餐桌,把電視機放在桌子上。電燈一開,小院子裏亮晃晃的。男女老少都圍坐在院子裏,小孩子發出嘰嘰喳喳的歡叫聲。小強爸爸忙端出煙葉說:“抽煙的請自己裝。”小強媽媽忙著給大夥倒水,找小凳子。小凳子不夠,小孩子就坐在地上。大夥有說有笑,就像看露天電影一樣欣賞著這新奇的玩意兒。
大夥忍不住誇小強;“他大伯,你們家小強可真有本事,連這個稀奇古怪的東西他都買得起,算你們有福氣呀。”
小強爸和小強高興地微笑著。電視裏的故事吸引著全村人,天還沒晚,大家就紛紛向小強家趕去,生怕去遲了坐不到最佳位置。
來小強家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多。大夥沒事就聚在一起交談,都說電視上的人為什麼都長得那麼好看,不但歌唱得好聽,連說話都好聽。
這時五老太爺卻又發話了,他說:“電視上的人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是真的,五老太爺,不是真人能說話和唱歌嗎?”
“你們說是真人,那我問你們就那麼一點點大的盒子,怎麼能蹲下那麼多人呀?”五老太爺就是不信。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那些活蹦亂跳的小人兒,都是神仙下凡了。
是呀,真奇怪。其實大夥都在揣摩著這件事情。小強雖然心裏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這位大專生,也是“茶壺裏煮餃子,有口說不出”。他沒辦法用通俗的語言向鄉親們說清楚電視機這高科技玩意的道道來。
時間一長,小強媽不再歡迎大家每天晚上都到她們家去看電視了。她借口外麵蚊子太多,把電視機搬進屋子。雖然沒有明顯趕人走的意思,大夥兒從她的臉色上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漸漸地人們就不去了。也隻有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管不住自己,還要往那院裏跑,卻往往都是吃了“閉門羹”。
天色一晚,大家又都回到蘭花家來聽收音機。
那天,蘭花對二嬸說:“二嬸,我要去城裏看看孩子們,收音機就放你們家吧。”
“蘭花,是不是二秀要結婚了?”
“是。我去幾天就回來。”
“那也不回來請鄉親們喝杯喜酒熱鬧熱鬧?”二嬸子說。
“孩子們沒時間回來,就在城裏辦一下算了。等二龍結婚一定請鄉親們喝喜酒。”
二秀也成家後。幾個孩子都勸她去城裏,和她們在一起生活。
“媽,您現在身體不好,一個人住在鄉下,我們實在不放心。別回去了,就和我們一起過吧。”二秀說。
“二秀呀,媽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已經習慣了農村生活。再說現在農村和城市也沒有多大區別,糧食吃不完,也用上電燈了,媽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媽還是回去把幾畝地種好,你們幾個春節都回去,一大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多開心哪。”
“媽,您一個人冷冷清清地多孤單啊,就留下來吧。”二秀的丈夫也說。
“你們啊,都別說了。我離不開鄉親們,也離不開那個窮家。”蘭花笑了笑說。
“還是去我們家吧。媽媽正好去陪陪碧萱,媽您說好不好。”大秀和張琪來了。碧萱一頭撲進蘭花懷裏說:“外婆,寶寶不讓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