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跳舞在電話裏撿了一個大哥。那是她讀大二時的一天晚上,臨睡前,手機響了,正納悶,對方卻自我解釋起來:“沒有關機,說明你還沒有睡,沒有打擾你吧?今天過得好嗎?”李小姐不喜歡男人兜圈子,請長話短說,到底是誰?這時,對方才說:“我是你大哥,沒有別的,就是給你道個晚安!”
奇怪,大哥?李跳舞矜持地說了“晚安”後,就掛了。媽媽教導說,接陌生人的電話要果斷、簡短、客氣到冷淡。躺下後,就熄燈了,她卻在回憶,是在什麼場合見過這個“大哥”?不過,這人並不讓人討厭,聲音渾厚,是自己喜歡的,態度也算誠懇,雖然賣了關子。當然,最重要的是“大哥”兩個字,這是她夢寐以求的,從小就一個人孤單長大,很想有個哥哥陪自己一起上學、做遊戲,甚至平常吃東西都覺得寂寞,因為總是豐足到手都懶得伸,她想象中的快樂是自己要去搶,然後小哥哥出麵把自己的那份讓給她……她笑稱,她班級裏的女生都有這樣的“缺乏大哥綜合征”,因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物質生活並不缺乏,但缺的是“大哥”寬厚、溫暖的感情。
想不到,這樣月牙彎彎的夜晚,隆冬,居然來了不速之客,而且是“大哥”。翻了個幸福的身子,打了個含蓄的哈欠,她就這樣“含笑睡去”!
奇妙的是後續的事情。接下的每一天晚上,在11點左右,都會有大哥的問候電話,剛開始隻是簡單的幾句抽象問候,慢慢就多了一些感性的經驗,比如他知道李跳舞怕冷,所以就教她睡覺前用熱水燙腳,肩膀不能“漏風”,那最容易感冒……後來,還用大哥的教訓口吻:“不要踢被子!”這時的李跳舞真的像精靈鬼怪的小妹撒嬌或者聽話,她覺得這樣角色“回歸”非常貼心舒服,這才是李跳舞要的“女孩心”,過去沒有哥哥,很空落,就好像沒有葉子的花總覺得別扭、可憐。
這個神秘的哥哥已經成了李跳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且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哪一天沒有他的電話,那才是異常。所以,這個現代地理專業的女孩調侃說,地震前的征兆除了雞飛狗跳、井水變熱、老鼠亂闖等,還有就是沒有大哥的電話。一個多月後,李跳舞提出要見大哥一麵,然後正式結拜,像“桃園三結義”那樣,拔草為香,灑水代酒。對於李跳舞的建議,大哥總是滿口答應,但是似乎還有拖的意味。他越是這樣,李跳舞越想要揭開這個謎底。
三個月後,大哥終於主動說:“李妹,今天晚上是滿月,我們在籃球場舉行結拜儀式。”李跳舞堅信他是真的,於是一身清純打扮赴約去了。月色朦朧,這樣的氣氛好像不適合兄妹結拜?在籃球場指定的北角,有人在抽煙,他一定是大哥。兩個人都是“迎”上去的,當大哥越來越近時,他的形象卻越來越小,李跳舞終於看清,這個人好像在哪裏見過。但是已經來不及去回憶了,他說話了:“李妹,我讓你失望了,哥哥不偉岸,不雄偉,甚至可能比你還矮小,但是,我是真的。”
李跳舞是很失望,但是,她依然覺得他是親的,所以也實話實說:“誰說做大哥一定都要高大挺拔?”他們坐了下來,李跳舞突然記起來了,學校有次組織誌願者去敬老院為孤寡老人“送溫暖”,與他有一麵之緣,沒有說過什麼話,但是大家交換了電話號碼……他們一起回憶,然後是談心,解釋為什麼要冒充做“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