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維妮弗裏德不是天才(雖然有些人認為她是),她僅僅是一個精力無窮的、健康的、快樂的普通孩子。她之所以能比大多數同齡孩子知道得更多,是因為她生活在“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在“觀察力”和“專注力”這兩位巨人以及活潑可愛的“興趣”仙子的陪伴下,得到了人類最好的朋友“想象力”的幫助。
——維妮弗裏德?斯托納
斯托納夫人不愧是“發現天才的獵手”。
——1927年《紐約時報》
讀者會發現,這本《斯托納夫人的自然教育》是一座寶庫,其中蘊藏著大量的實用工具,以幫助孩子獲得遊戲精神,在玩樂中掌握有用知識。
——威斯康星大學 奧謝博士
從事實來看,無論是天才還是庸才,與其說是由先天的遺傳、稟賦等因素決定的,不如說是由後天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方法等因素決定的。早教就是一個很好的事實。
——日本兒童早期教育鼻祖 木村久一
過去幾年裏(1914年前後),一群早慧兒童成了全國各大媒體討論的焦點。在這些早慧的神童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一個叫維妮弗裏德·薩克維爾·斯托納的小女孩。維妮弗裏德在她母親的教育下,3歲能熟練拚寫、閱讀,5歲開始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自己的作品,9歲分別通過了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入學考試,10歲能運用13種不同語言熟練交談。而在其他方麵,她也有不凡的表現,她會拉小提琴、會彈鋼琴,並在國際象棋比賽中獲得過好成績。
這個女孩為什麼會如此成功?是因為有非凡的天賦,還是得益於良好的早期教育?天賦與早期教育究竟哪個才是她成功的關鍵?一時間,研究兒童發展的老師和學者爭先恐後地通過報刊內容對其天賦和才能進行分析。很多人都不滿足於僅從媒體那裏獲知小維妮弗裏德的真正成就以及她所接受的教育方法的相關信息,而是渴望得到更準確的第一手資料。
當時我正在策劃並編輯《童年與青春》係列叢書,決定推出一本記述斯托納小姐成長過程和才能的書。為此,1913年的夏天,我與匹茲堡大學的錢伯斯主任一道,拜訪了居住在匹茲堡的斯托納一家。我們出乎意料地發現,斯托納小姐的精力、體力和耐力都遠超同齡的普通兒童。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小孩,而不是一位智力超群的神童。在我們拜訪期間,她應我們的要求展示了她在語言、音樂和藝術方麵的才能。同時斯托納小姐還背誦了幾首她自己創作的童謠,她寫這些詩歌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記住曆史事實和對應日期、數學及語言規律等。
這個孩子的成長發展看似完全自然但又異常出色,這讓我們深受觸動。我和錢伯斯主任都認為應該出版一本敘述其成長的書。這樣,其他家長、老師以及研究兒童天性與教育的學者就都能獲得對之深入了解的機會了。斯托納夫人是小女孩的主要導師,因此,我們提議該書由斯托納夫人執筆。
我們告訴她,隻需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毫無偏差地陳述她在培養女兒過程中使用的、取得如此非凡結果的具體方法。我對她說:“就像您向我講述的一樣,即便您的確反感將您的家事公之於眾,但也請在這本書裏,絕對真誠地講述整個故事。不管怎樣,您的女兒已經成為各大媒體討論的焦點,現在很有必要由您來描述她的培養過程,以糾正某些不實報道給人們留下的錯誤印象,並平息坊間流傳的那些漫無邊際的猜想。”
在我們的力勸之下,斯托納夫人終於答應寫這本書。她非常成功地按要求完成了本書。她詳細地敘述了培養女兒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方法,其中敘述的故事大都發生在她女兒從出生到10歲之間。她的敘述完全真摯,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最近幾年,幾位曾培養過早慧兒童的人在媒體上公開譴責當前盛行的教育方法。早慧孩童似乎給家長和老師都施加了一種奇怪的影響力,使得這些人對現存的教育機構及其管理者產生了一種近乎病態的敵意。他們寫的書充滿指責與憤恨,但本書完全避免了這種情況。斯托納夫人的這本書非常具有建設性,能給人以深刻啟迪。她在闡釋“自然教育”時,運用了大量例證對自己所著述的理論進行了清晰而又直觀的說明。當然,在你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她擁有常人難得擁有的機會去旅行、去閱讀教育書籍與大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