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
詩人劉禹錫有一次來到一個賣鏡子的店裏。這個店是自產自銷的。店裏陳列著數十麵鏡子,其中隻有一麵磨得雪亮,可以照得清清楚楚,而其它鏡子都磨得似明似暗,人照上去很不清楚,就像霧中看花,水中望月,隻能看個大概。
劉禹錫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把這種劣質品同精品擺放在一起呢?賣鏡子的人跟他解釋道:並不是沒有能耐把鏡子都做得一樣好,而是人們大多數都喜歡買那種看不太清楚的鏡子。那種雪亮的鏡子會把人臉上的細微之處都能照出來,一點缺陷都掩蓋不了,因此隻有那些長得十分漂亮的人才會喜歡那種鏡子。事實上,這種好鏡子往往賣不出去,差不多每賣掉的十麵鏡子中隻有一麵是好鏡子。劉禹錫聽了,感歎世人竟然寧要劣貨不要精品。
在上麵的這個例子中,聰明的鏡子商正是通過對人們心理的有效掌控,從而將那些製作甚至有些低劣的商品成功推銷出去。事實上,從古到今,經濟的成功都並非隻是駕馭物質、販賣商品的成功,更是駕馭人心、滿足情感的成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細細觀察某些人際交往的案例,你會很容易從中找到一些能夠直接運用的、卓有成效的心理操控策略。
對於那些成功的大人物而言,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大體都是由於:他們會比平常人更仔細地觀察他人、他們對於人性洞悉的更加深刻一些、並且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會自然而然地運用這些策略。通過這樣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即使在他們的意識深處對這些策略並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但他們運用起來卻是非常嫻熟的,因為他們已經領悟了有效運用駕馭人心的技巧和方法。他們諳熟了駕馭人心的心理控製策略,善於巧妙地說服別人、引導別人、控製別人、以致讓對方心甘情願地為之鞍前馬後,他們可以將征服人心的藝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細節。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那些長袖善舞者,隻不過更能借助他人之力為我所用。因此,精明的創富者不僅要具有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的能力,而且還要具備駕馭人心的能力。古代著名思想家孟柯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裏的“人和”即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在他看來這才是成就事業的根本。明智者都知道,要想成就事業,就必須獲得與此相關的人的認可,獲得他人的支持。“花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有其極深的意味。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人際關係網絡,而那些在人際關係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駕馭者則通常善於借助自身的各種情緒、言行和心理遊戲來達到控製對方的目的。他們往往越是成功,越是會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的更加謹慎。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駕馭人心的心理操控策略你不可不知!
梁漢橋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