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產業集群相關理論(1 / 3)

一、產業集群的概念

對於什麼是產業集群,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認識。英國著名 經濟學家馬歇爾最先使用“產業區”這一概念來描述特定區域 的產業集群現象,隨後波特在其《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使用“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對於特定地理區域內的從事同一行業相關的公司、銷售商、政府以及相關中介服務機構組成 的區域集群來進行描述,並使用產業集群的相關研究方法來研究 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競爭優勢。盡管產業集群出現的時間很早,但 是由於研究者的背景不同,所以對產業集群也就從不同的角度給 出定義。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波特的表述:集群用來定義在某一特 殊領域中,相互聯係的公司和研究機構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集 群通常包括下遊產業的公司、互補產品的生產商、專業化基礎結 構的供應者和提供培訓、教育、信息、研究、技術支持的其他機 構,例如大學、智略團、職業培訓提供者、技術標準機構等。很多集群還包括商會和涵蓋集群成員的其他集團組織(Porter,1998)。波特對產業集群的定義強調了集群的區域聚集特征。

美國學者2 A. Theo、Rolelandt和PimdenHertog認為產業集群是一些企業、科研院所、高校、中介服務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構 成的一個網絡,它們聚集在一起是為了在彼此間進行知識交互進 而獲取所學知識,這個過程中降低了交易成本以及研發費用,他 們之間存在一種互補以及競爭的關係。這個概念強調了集群內部 的協作與經濟貿易關係。

美國學者威廉姆森認為產業集群是具有專業化特征的中小企 業的聚集,他們的聚集區別於自由市場與商業組織,相對更穩定 和更靈活。威廉姆森主要從生產類企業進行研究,分析其間的關 係,側重對組織內部的協作性以及合作性的研究。

我國學者張輝認為產業集群是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具有分 工、合作以及競爭關係的企業在空間上的聚集,這些企業的規 模、形式以及行業各有不同,但是他們之間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關 係網,不僅僅是貿易上的,更是一種戰略上的。張輝的研究不僅 僅側重於這種在空間上的聚集,更側重對他們之間形成的關係網 的研究。

在國外的文獻中,我們還常常看到一些與產業集群相關的概 念,如產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新產業區(newindustrial dis-trict)、 產業綜合體(industry complex )、創新環境(innovation milieux)等,實際上,這些概念反映的經濟現象是大致相同的, 隻是各自關注的側重點或研究方向有些不同。此外,對於產業集 群這個概念,有些學者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還將它稱為“企業 集群”。

產業集群的本質是一種高效率的生產組織方式,它有效地結合了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是一種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式。從產業鏈角度,產業集群包括實體與非實體間的產品鏈、增值鏈與信息鏈;從創新角度,產業集群構造了一個創新的網絡環境,包括研發機構在內的實體的創新;從影響程度角度,產業集 群由於文化特征的根植性促進產業的加速粘合,加深產業對當地 經濟的影響,獲得更強有力的競爭環境;從發展層次角度,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

二、產業集群的特征

大多數學者認同的產業集群的特征包括以下幾個。

1.地理位置的集中性

產業集群是較多企業及其相關服務機構在空間上的聚集,具有在一定地理區位空間的集中性。產業集群的地理集中的優勢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麵:一是基礎設施共享。特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為集群內的各個企業共享基礎設施、減少單個企業建設基礎設施 的成本、發揮基礎設施共享的外部經濟效應提供了便利;二是專 業技術和專業人才資源的共享。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使集群內的各 個企業共享專業技術、專業性人才、勞動力資源等,促進了專業 技術的創新與高技術的專業人才的集中,降低了企業搜尋高端人 才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一般性勞動力市場成本,促進了勞動力 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共同知識的共享。地理上的集中為集群企 業知識共享特別是隱性知識的交流提供可能,並能形成良好的知 識共享與擴散的產業氛圍。由於相同或者相近產品與產業領域的 企業集中,實際上也表現出相似或者相同類型知識的集中,這些 共同性生產知識的集中與共享促進了知識的交流與隱性知識轉化,進而促進了集群知識創新與合作。

2.專業化特征

集群內單個企業的生產總是集中於有限的產品和過程,形成專業化的特點,專業化的分工是與生產的技術可分性以及垂直分 離的生產組織方式相關的。這是產業集群的另一顯著特征。產業 集群是伴隨著一定空間範圍內大量企業間的分工與專業化的發展 而演化形成的,集群內部企業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係,形成了一 種柔性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關係。對於產業集群內的企業而 言,專業化分工能有效提高其生產率,從而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 競爭優勢,對於產業集群而言,企業效率的提高會演化形成產業 集群整體效率的提高,從而會增強集群靈活適應市場競爭的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