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3)

第二十三章

“太子,這……我既然答應過太子殿下辦成這件事,縱然真的遇到某種困難,或者幹脆讓我傾家蕩產,我便也不會後悔的。我樊哈兒,也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我以前可是一個……”樊哈兒將軍雖然也有些為難,但這些言辭卻馬上從他的嘴裏跳了出來。

哎,真是有趣,這種事會發生在樊哈兒將軍的頭上。

陸慶山看到樊哈兒將軍表忠心的表情,馬上就哈哈大笑起來。

陸慶山:“將軍,樊哈兒將軍,將軍就是將軍。”

樊哈兒苦笑三聲,搖搖頭,道:“已經是個罪臣了,我現在隻想我那寶貝兒子能有出息!”

陸慶山:“這件事就交給本太子叻,本太子絕對將樊噲培養成一個又大智慧大謀略,而且最重要的是心地善良和充滿運氣的人!”

“好運氣也是可以……教的嗎?”樊哈兒將軍奇怪了,陸慶山爆笑,真是的,怎麼還有人問這麼傻的問題。

樊哈兒基本上也明白了根陸慶山聊天,遲早會被繞進去的。

樊哈兒拿到的書便是那些賬目,他不懂,這才需要學,陸慶山看這個大老粗真的是夠認真的,這便也拿起來跟他將。而這個時代的會計學並不聰明,陸慶山看了一會兒才對比出差別,才跟樊哈兒將軍講了講。

最後,陸慶山自認為自己這個老師還是講得很清楚的,這便問道:“那,到底有沒有人貪汙啊?”

樊哈兒將軍苦笑道:“的確是沒那麼容易,我遇到的那些賬目,卻比這複雜多了?”

“哈哈,樊將軍,看來我真的需呀和你合作,如果真有人騙你,起碼我也可以幫你。當然了,如果我要騙將軍你,恐怕……”陸慶山還是忍不住又開了個玩笑。

這一次,樊哈兒將軍終於笑了,笑得很爽朗,這似乎就是一個將軍的姿態。

陸慶山讓自己帶領的工部又參與了修路的事情,雖然,這對大華朝的政局毫無作用,就像天然居的擴建一樣。但,陸慶山單純的想法,卻讓很多人不解。

“修路?重建天然居?”皇上看著這兩個折子,竟然有些情緒波動。

李大人道:“皇上,太子殿下接收工部之後,的確做了幾件大事,的確是居功至偉啊!”

然而皇帝卻歎息一聲道:“可這兩個計劃很大啊,得花很大的錢啊。修路,這可真是有些奇怪啊,我大華朝有多少水壩需要鑄造,多少府邸需要修建,太子竟然先從修路開始。當然,修路就算了,樊哈兒將軍出力更多,太子殿下便也算是看在樊哈兒將軍單獨辦不成這事兒的份上才不得不插手其中的。但重修天然居,這是做什麼?”

皇帝如此質疑,陸慶山有些驚愕。

陸慶山愣了一下,趕緊解釋道:“皇上,其實,在兒臣的心目中,一個國家的繁榮除了經濟之外就是文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所以,我便從文化開始,而經濟卻是讓樊哈兒將軍幫忙做的。”

“慢著慢著,太子,經濟和文化?好吧,你先說說經濟,那和修路有什麼關係嗎?”皇帝都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好使了,本來想批評陸慶山擴建天然居的事情的,卻沒想到樊哈兒將軍修路卻也是他的鬼主意,也就是說,修路的事情也不該說他陸慶山毫無責任。

陸慶山想了想,道:“要致富先修路,這便是我最真實的感受,雖然修路的成本很大,但實際上,修路的直接受益者是那些商人,路修好了,馬車來往的行程也縮短了,商人們做生意方便一些。雖然我沒有具體調查過,但我卻有十足的把握確定這件事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太子殿下是商人出身,有如此想法卻也不奇怪,但,太子現在已經身在另外職位,難道不應該更多地考慮普通老百姓和朝廷的生計問題嗎?為何殿下竟然隻考慮到商人?”八賢王看出了皇帝對陸慶山的一些列工部大計都有意見,馬上大聲地嘲諷起來。

陸慶山愣了愣,不知道如何應對,便扭頭望向皇上。

皇上的臉色卻也不好看。

皇上最後看了一眼那走著,卻隨手把兩個奏折都給丟了下來。

奏折砸到地麵上,落到陸慶山腳下。

陸慶山有些發怵,不知道皇帝怎麼今天突然這麼怪。

知道下朝,陸慶山的腦子裏都非常空白,大臣們迅速散開,陸慶山單獨留下來,本認為皇上應該給個說法的,但皇上走得一樣快。

陸慶山歎息無數聲,回家了。

太子失寵,馬上在東宮鬧了起來。

宮女們看到太子,似乎已經少了一些曖昧,多了一些閑言碎語。

這種奇怪的感覺陸慶山沒有說出來,楊曉蕊沒有看出來,關漢卿卻關心起來。

關漢卿道:“大哥應該還沒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吧?”

突然的一句話,讓陸慶山驚愕:“二小姐,你說什麼呢?”

關漢卿微微一笑道:“看來大哥真的沒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現在還迷糊呢,大哥一直是那麼精明的人,難道沒發現皇上今天很不對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