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特指生活在藍星上的高等智能哺乳動物,他們擁有四肢能夠自立行走,能夠用語言溝通交流,能夠用大腦獨立思考,但真正的起源已近無法考究,也許直到人類沒絕的時候也不知道他們自己到底來自哪裏。
藍星是人類生活在宇宙中的家園,最多的時候居住在上的人類超過120億。也正是在那個人口極度膨脹和資源短缺的時代裏人類科學家也正式將移居外星球從幻想變成現實,同時在各國星球的移民計劃中揭開了人類最具有毀滅性與自殺性的的戰爭。
在各星係中發現的可居住星球數量始終不能滿足藍星上所有國家,怎樣分配球星與區域劃分始終未能達成共識,於是在2100年幾個超級大國的主持下全藍星的國家成立了一個聯合體來處理這些相關的事宜—————星際聯盟政府。
星際聯盟政府基本沿用藍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聯合國體質,但由最初的5個常任理事國變成了由每個大洲一個超級大國和兩個次級大國共同組成。
2113年初位於亞洲東部半島的一個國家——高麗,在未得到當時星際聯盟政府的許可擅自向外太空秘密實施了移民計劃,卻被同樣是處於亞洲的“好鄰居”並且是常任次級國的扶桑國發現。同樣也是在未得到星際聯盟政府的許可下向這第一批高麗的“移民”發射攔截導彈,致使全部“移民”無一生還。
事件發生後,星際聯盟政府在亞洲的理事國華夏在尚未進行處理的情況下,高麗向扶桑發動了戰爭,戰爭爆發後導致華夏與北美洲理事國米國卷入戰爭。在長達7年的戰爭中,歐洲與南美洲各理事國也被卷入戰火,星際聯盟政府一致陷入癱瘓。在戰爭後期為取得勝利,扶桑在高麗使用了已在全藍星範圍禁止使用的核級武器,於是各核級武器擁有國紛紛撕毀和平協議,就連聲稱堅決不對外率先使用核級武器的華夏也在戰場上被迫使用。
2120年藍星的土地經過核級的武器的肆虐後滿目瘡痍,包括那些未參戰的中立國都能感受到國土上的環境變化。於是由戰後淨土之稱的大洋洲理事國奧斯國重新聯絡個大洲理事國並提出停戰協議,各國在戰火中人口急速下降,迫於民眾的意誌與呼聲各參戰國在當年夏季7月停戰。
停戰後受過核級武器肆虐的國家,生態發生了變化,植被樹木大量死亡,受到輻射的人類或者其他動物變得極具攻擊性,星際聯盟政府各理事國統一實施了代號“黑鳥”計劃,其實就是將受到輻射的人或者動物在藍星上按各大區隔離,尚未感染的人則如同被圈養一般生活在隔離區的牆內。
戰爭雖說破壞了藍星的生態但也成就了航空領域,人類在藍星外圍紛紛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了更多大型太空站與用於空間跳躍的蟲洞。
2231年受到輻射的人類開始大範圍攻擊隔離區內的人類,人類軍隊開始了他們在藍星上最後一場戰爭。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受到輻射的人類居然能夠免疫一般武器的傷害。同時星際聯盟政府在各理事國統一表決下,向已經淪陷為感染區的扶桑國四島之一的九州島長崎市發射了核級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