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京石婆婆巷背後的故事(1 / 3)

2、不能不說的石婆婆芮氏

靖難中,陳迪舉家藺難。

陳迪和六個兒子被推出午門斬首,陳迪的夫人管夫人和少夫人以及孫子30餘人都被賜死,陳府家人盡被遣散。

就在兵丁亂哄哄的追逐陳迪家人時,有一個身影抱著一個五個月的嬰兒悄悄來到禮部尚書府的後花園,將嬰兒藏匿在花園幹涸的水溝裏,又趁著兵荒馬亂之時將嬰兒從花園高牆下的排水溝遞了出去,連夜逃回了昔日自己在南京的家(現在南京的石婆婆巷)。這個嬰兒就是陳其學的二祖陳珠。而救陳珠的這個人就是陳迪家的乳母芮氏(當時陳迪夫人管氏為七兒子陳珠找的奶媽)。

是奶媽芮氏冒著生命危險把剛生下五個月,戶口沒上,官府不知,外人不曉的陳珠救了出來,並藏起這個秘密,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來撫養。當小陳珠長到八歲時,芮氏又用自己縫補漿洗,辛辛苦苦打工賺來的錢供陳珠上了私塾。

一天,陳珠和私塾裏的孩子玩耍,也像《紅樓夢》裏私塾的孩子一樣打了起來。陳珠沒有《紅樓夢》裏賈寶玉的地位和賈母王夫人護著,自然吃虧挨打。吃虧挨打不說,還有人滿口髒話的罵起來,什麼你個帶犢子、私生子、沒爹的野種,什麼難聽的話都說上了。陳珠哪受過這個氣呀,哭哭啼啼的跑回家,一頭撲進芮氏的懷裏說,媽,我不去念書了!我死也不去了!

芮氏不知咋回事呀,見陳珠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就心疼的哭起來。問了半天,陳珠才抬起頭來說,媽,我爹呐?我爹是誰,他在哪裏?芮氏詫異的擦掉眼淚說,孩子,咋想起來問這個來了?

小陳珠又哭了,說媽,他們都罵我,說我是帶犢子!私生子!沒爹的野種!

芮氏一聽,生氣得罵起來,說誰他媽這麼缺德呀!可她沒法跟他說清楚,隻好勸慰他說,不是的,你有爹,你爹是前朝的大官。誰知這下更激起小陳珠的好奇心,他一連聲的追問,那我爹是誰?他在哪裏?他為什麼不要我了?

芮氏望著孩子一臉的委屈心想,孩子也該懂事了,都過去這麼多年了,該不會有危險了吧,告訴他吧。於是,在那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在秦淮河畔,在南京郊外,在一盞昏黃的菜油燈下,芮氏把一切都告訴了陳珠。

陳珠傻了,他像聽戲文一樣聽完了芮氏的話,從此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芮氏小聲告訴他說,你知道就得了,可不要和他們慪氣,更不能把這些事說出去,說出去會有生命危險的。

小陳珠點頭應允了,小陳珠破涕而笑。雖然爸爸死了,可他心裏也挺自豪的,因為他不但不是帶犢子、私生子、野種,還是個大官的兒子。盡管年紀還小的他,並不知道禮部尚書有多大,反正媽媽說了,比他們所有孩子家父親的官都大,那些私塾小朋友家的父親滿算上,誰也不是個。

再挨罵時,陳珠底氣足多了,他早把芮氏的叮囑忘到九霄雲外,立刻脖一梗,胸脯一挺,自豪的說,我不是野種,我有爹,我爹是前朝的禮部尚書陳迪!

陳迪還有一個小兒子沒死,被人救了出來,已經長大了,都八歲了。消息傳出去,早有仇家給皇帝朱棣打了小報告,等著領賞。誰知朱棣江山一統,皇位穩固,且正忙著禦駕親征北方勁敵本雅矢裏、阿魯台;救黃河大水,開封受災,還得組織人疏通河道;抽空還得做《務本之訓》給皇長孫,教育他憫恤農民,體貼民情,不忘根本。哪兒還有功夫和一個小孩子治氣呀。就自覺不自覺的寬容大度了一回。況且,他教育皇長孫要有憫恤情懷,自己不能沒有哇!再者說了,一個小孩子,一個八歲的小孩子還能翻了天嗎?還能造我的反嗎?不過,京城是不能留的,於是他故作大方地說,當時是彼此各盡其心呐,叫他到登州戍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