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金丹境修士,竟然能夠忍受得了真火煉魂之苦!”
“怎麼可能,在這第二層中若要處之若素至少也需要天地境的修為,他竟然……”
眾人心頭震動,眼中都浮現出驚訝和不解之色。
旋即,方遠順著階梯,來到了第三層。
同樣是一團真火籠罩在他的神魂之上,但亦是被青蓮擊碎。
“這煉魂塔共有十層,一層比一層的真火厲害,竟然連第三層的真火也沒有絲毫作用!?”方遠皺著眉頭。
“咦,那不是方遠師弟麼?他竟然來到了第三層?”
“不可思議……”
眾多弟子都是發現了方遠,見到他那副輕鬆愜意的模樣俱都有些驚訝。
方遠環視塔中,他發現在這第三層中大多都是些天地境弟子,還有少數是些紫府境弟子。
“不好。”方遠心中一驚。
能夠來到第三層中的都是一些天地境和紫府境強者,這乃是真實的真元境界,並非是自身戰力。
紫府境修士的神念能幅散過百裏,而天地境修士的神念能幅散過千裏,他們的神魂強大無比,但麵對真火依舊痛苦萬分,自己一個金丹境修士,神念僅僅能夠幅散二十餘裏,怎麼可能忍受得了這種真火煆燒神魂的痛苦!?
若是有心人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一定是有一件強大無比的保護神魂的秘寶。
“不能再上去了,否則一定會被人發現我有一件強大的秘寶。”想到這,方遠立即離開了第三層,向著第二層退去。
神魂乃是修煉者的中樞之地,每一件保護神魂的秘寶都價值連城,這種寶物殊為難得,如果讓人心生覬覦那就麻煩了!
在眾多蜀山弟子的注視下,方遠若閑庭漫步一般,緩緩離開了煉魂塔。
走出煉魂塔,方遠來到了廣場另一邊的空地旁,這塊空地足有百丈方圓,在空地上豎立著一座座劍形的石碑,每一座石碑有足有一丈之高,上麵銘刻著大量的玄妙劍術。
九十九座劍碑。
這裏便是劍碑林;隱約間,方遠在碑林中發現了不少正在參悟劍術的蜀山弟子,他們或是靜坐思索,或是揮舞手中長劍印證所學,神情極為專注。
邁步行走在劍碑林中,方遠隨意觀看著上麵的劍術,每一座石碑都是一門劍術,上麵刻畫著一個個手持長劍的小人兒。
“水行劍術。”
“土行劍術。”
……
這裏囊括了各種劍術,俱都是蘊含至高大道的劍術,且都是完整的劍術,普通的劍術根本沒有資格列於此處,這讓方遠看得心頭激動。
在碑林中,方遠發現了兩座特殊的劍碑。
這兩座劍碑並列於一處,上麵各自銘刻著一門奇異的劍術,分別是一門蘊含陰之大道的劍術和一門蘊含陽之大道的劍術。
這是劍碑林中僅有的兩座蘊含陰陽之道的劍術,至於蘊含混沌之道的劍術,方遠則是沒有發現。
劍碑上刻畫著一個個舞劍的小人兒,方遠站在其中一座劍碑前,抬眼觀看著上麵的劍術。
“嗯?”
在他的眼中,劍碑上的小人兒忽然動了起來,仿佛活過來了一般,一個個小人兒舞動手中長劍,一招招玄奧的劍術展現在他的眼前。
可是,方遠根本看不懂,隻覺得玄奧繁複,難以揣摩。
“太難了,根本無法參悟。”
觀看了一會,方遠便放棄了,轉身走到一座蘊含木行之道的劍碑前,盤膝坐下來,靜靜觀看。
同樣,劍碑上的一個個小人兒動了起來,將一招招奇異的劍術展現在方遠的麵前,就仿佛是有一名師傅在親自演練一般。
一套劍術演練完畢,方遠站起身來,手中憑空出現一柄長劍,開始演練起來。
方遠的道之境界畢竟尚低,無法完全將一套劍術學會,隻有少數幾招能夠發揮出威力,大多數隻是徒有其形,沒有絲毫的威力,因為不具備道的威力!
偶爾遇到疑惑,方遠便又盤坐下來,觀看劍術,他的臉上時而欣喜,時而疑惑。
就這樣,方遠待在劍碑林中參悟劍術,待得將一門劍術習會,他便去學習另外一門劍術。
所謂“技多不壓身”。
能夠多學幾門劍術總是好的。
如今,方遠在木行之道上的境界已經達到“道種”境界,而火行之道和土行之道也已經達到“入道”境界,他將劍碑林中的有關這三道的劍術全部修習了一個遍。
當然,能夠發揮出威力的劍招並不多,但也足夠令他的戰力有一個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