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世間(1 / 2)

元末明初,戰亂不斷,統治中國的元朝日益衰落,元順帝統治時期,在黃河流域爆發了紅巾軍起義。各方勢力紛紛崛起,百姓苦不堪言。

五嶽獨尊的泰山,如同一位峨冠闊服,道骨仙風的巨人,俯覽著人世滄桑。在它的南麓,汶河和泗水,恰似闊服上的博帶飄向遠方,它的餘脈嶧山、防山、尼山等,如同這錦袍上的花朵,點綴著旖ni的風光。

公元一三六一年,三月的一個早晨,泰山因一夜春雨,天空彌漫著紫色的水氣,寶華村那近百株大杏樹上,紅杏花在紫氣之中一齊破苞怒放,神秘而俏美。那輕紗般朦朧而晶瑩的紫色大氣,顏色有輕有重,有淺有深。從上往下看,越往下,顏色越重;從東往西看,越往村西接近隱陽山的地方,顏色越深。如果說山外麵的顏色是深紫色的,那麼再往西,到山的裏麵,那顏色就已經成了墨紫色的了。直到這時你才會清楚地發現,那紫色的氣流正從深山之中的山澗深處一團一團地翻滾上來。寶華村的的房屋和樹林,夢一般地朦朧著美麗的紫意,紫絳色的牆院,紫黑色的房脊,紫綠色的煙柳,紫灰色的梅枝,一片紫魂蕩漾的異趣。初升的太陽宛若一個紫紗纏繞著的紫紅圓鏡,又象一位穿著紅衣,披著紫色披風的送子仙女。當這位仙女踩著看不見走動的腳步挪上雲天,從紫暈之中扒開紫色帷幕,用歡笑向大地播送著希望和祝福的時候,幾聲鮮嫩悅耳的嬰兒啼哭從村子中間傳了過來。

“哇……哇”,幾聲嘹亮清脆的嬰兒啼哭聲,打破了泰山的寧靜,驚飛了棲息在林間的鳥雀。年輕的母親顏征在腮邊掛著喜悅的淚水,聽著嬰兒的哭聲,像似在聽動人心弦的樂章……一個日後傳奇生命在一個普通的房屋中降生。

早已經等在屋外的壯漢韓福聽到這個聲音,像似聽到天籟一般,衝進房間,接生婆連聲向他道喜,韓福看到孩子激動不已,這個在母親肚子呆了十個月的小精靈終於來到這個世界上,新生的生命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韓福一手將嬰兒抱在懷中,一手攙扶著地上的妻子。他用那長滿了絡腮胡子的大臉一會兒親親孩子,一會偎偎妻子。臉上露出平時不可能有的幸福笑容,一家人齊樂融融。

“兒子生在亂時,希望他能忠於自己,忠於家人,就叫韓忠把。”韓福妻子滿意的點了點頭,臉上也是幸福的笑容。

山外戰火連天,山裏卻能享受片刻的安寧,這天早上太陽從蒙澤灰茫茫的水麵上悄悄露出了蒼白的臉龐。起初,它的形狀如士兵們隨身攜帶的彎弓,隻沒有搭上那鋒利的箭鏃。彎弓慢慢地從水平線上浮起,漸漸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圓球,顏色由蒼白轉為通紅。片片朝霞,簇擁在它的周圍,似乎在為這位羞於來到人世的姑娘抹去頰上的紅暈。突然,她完全跳出了水麵,乘著早晨的微風,慢悠悠地向上飛去,向南飛去。

永遠不知憂愁的小鳥們,在熟睡了一個夜晚之後,又開始了嘰嘰喳喳的鳴叫。它們撲騰撲騰地拍打幾下自己的翅膀,準備離開樹林,去尋找可以充饑的食物。野雞們也出動了,它們在水邊自由自在地散步,忽而啄一口草叢中隨處可見的草籽或小蟲,忽而飲一口蒙澤那清涼的水。

小草已經長到一寸多高了,而知名的不知名的各種樹木也發出了嫩綠的幼芽。泰山周圍,一片盈綠。大自然在冬眠了數月之後,又生發出無限春意。

春去秋來,這年小韓福已經六歲了,雖然他其貌不揚,可是他的一雙眼睛如水那樣清澈、深邃、明亮。透過這雙眼睛,我們也可以看到青年的心地,就象倒映在小溪的藍天一樣廣闊,雲朵一樣潔白,飛鳥一樣輕靈。

村裏的人們都很喜歡他,經常給他講故事,他聽一遍就能記下來。韓福把韓忠送到村裏唯一的先生那裏讓他叫學習,先生先教他學《三字經》。開始幾天,每天教20餘字,原以為這樣就學得不少,不曾想這孩子過目不忘。念幾遍就背熟了。於是,以後便每天多教幾句,不到一月,就把一本《三字經》背熟了。接著,及先生又教他《千字文》,剛滿一月,小韓忠已經是倒背如流。及孺愛欣喜異常,為遇到這樣一個學生而十分自豪。接著先生又讓他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他都一一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