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卷之謎(下)(1 / 3)

回來路上還在苦苦思索自己的報告為什麼不見了。巴特說你再寫一份不就行了。雲超說那倒也是,不過這是兩回事。

回去後巴特給雲超單獨安排了一個蒙古包,讓他寫他的報告。十年過去了,雲超在獄中也時常想報告上的事,現在他有了更成熟的理解。他決定從頭至尾寫一份更加詳細的報告。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天山草原的夜景讓雲超想起千年前李太白的名句,這奇景在李太白之前的一千年也已存在。這明月天山,這蒼茫雲海,見證了多少人間的滄桑歲月。

那時,史前人類各部族帶著各自的神話曆史從遠古走來。走到兩千年前時,絲綢之路把東西方聯係在了一起。絲綢古道上的人們想不到他們當時帶到西方的絲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也想不到他們帶去的不僅是絲綢。

絲綢當時深受古羅馬上層社會喜愛,可是他們對絲綢的喜愛卻轉化為下層勞動人們的負擔,這更激起了包括猶太人在內的底層社會針對羅馬統治的反抗。那時絲綢的原產地東方中國已建立漢朝,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注其全部心血,忍辱負重完成了《史記》後悄然遁世而去。《史記》裏的故事卻流傳開來,而且通過絲綢之路傳播海外。

當時耶穌作為猶太教徒也支持針對羅馬的起義,可是他總感覺他們的起義有不妥之處,絲綢商人帶來的東方大漢中國的故事書讓他若有所悟——原來天下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這後來成為普世價值的源頭,也是基督教從猶太教分離的一個誘因。

耶穌受《史記》啟發,認識到世上的人都想成為壓迫者。大漢,羅馬,猶太人,及其他人等都是一樣的。所以這些起義並不能改變什麼,都沒有意義。他認識到這不應該是一些人針對另一些人的戰爭,而應該是每個人同自己觀念的戰爭。

猶太人的認知來自遠古傳下來的《聖經》,他發現貴族祭祀正是借《聖經》教義來麻痹奴役大眾的。便苦研《聖經》,想從中找到貴族祭祀們權力基礎的漏洞。

當時古希臘也已被古羅馬劃入版圖,古希臘文明隨流散的希臘人傳播開來。從基督教的兩個來源——希伯來文明和希臘文明——來看,耶穌應該是受到了希臘文明中“認識你自己”那句話的影響開始反思的,除此之外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的故事也啟發了他。他從末日審判預言中意識到上帝麵前人人平等,又讀懂了彌賽亞預言的意義。才明白《聖經》中原來隱含著人類必須自救這個喻示,即必須有個人站出來宣稱自己是神,從而把末日才能實現的人人平等帶到現世,使人們得救。耶穌知道自己必將觸怒權貴,也不能將這個秘密公諸於眾。隻能借助十二個門徒的力量來讓人們相信他是神,相信上帝麵前普世平等。至此,基督教的核心理念終於從猶太教脫胎成型。

此後眾所周知的曆史是耶穌死後門徒們竭力宣揚耶穌的神跡,基督教曆經磨難果然壯大。後來東方大漢中國終於將匈奴打敗,一部分匈奴歸化漢朝,另一部分則開始西遷。西遷的匈奴來到歐洲,將歐洲蠻族哥特人從黑森林裏趕了出去,趕到了古羅馬帝國麵前。古羅馬帝國滅亡的進程由此開始了。古羅馬滅亡後教會取代羅馬成了統治西方世界唯一力量,可是此時教會已成了當時耶穌要反對的特權機構。然而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信念卻暗中保留了下來。

不為人知的曆史則是耶穌在布道前將所用經書留給了木匠徒弟伊拉。對耶穌死而複生信以為真卻居心叵測的人便開始搶奪這本經書。伊拉為了躲避追鋪,也為了搞清耶穌留給他的經書裏的秘密,搞清耶穌的死因,被迫亡命天涯,四處拜師學藝搜尋典籍。後來來到東方漢朝中國。又流落西域樓蘭國,與漢將林漢臣結識。那時羅馬境內已探得伊拉在東方大漢一帶出現,派出五百人前來拿他,不料先後被匈奴和漢朝俘獲,漢朝皇帝也意外得知了有這樣一本經書。後來樓蘭國發生變亂,有三個羅馬武士看著經書被帶進一片汪洋的羅布泊,就此杳無音訊。此後這經書在羅布泊隨漢將林漢臣沉寂了兩千年。

在歐洲,在耶穌一千五百年後。耶穌從末日帶到現世的人人平等觀念終於噴薄而出。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重歸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原初理念,使新教從羅馬教廷的控製下脫離出來,開始推動歐洲革命。

歐洲蠻族的後裔們借宗教改革的力量發動變革,最後止步於英國的君主立憲製。他們難以褪去源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等級觀念,人民依然缺乏公民的權利意識。到1838年英國普通民眾才在《人民憲章》中提出取消選舉和被選舉權人的財產資格要求。而當年要求清除英國國教和天主教殘餘的清教徒在1620年逃到北美殖民地後,秉承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信念於1768年針對英國的征稅要求提出了“無代議不納稅”的口號,並於1776年獨立。北美人民的權利意識差不多領先歐洲兩百年。就是“無代議不納稅”這個理念,讓當時英國的大思想家亞當斯密認為美國的民主製度有別於古羅馬的民主製度,美國必將取代英帝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分野由此見。

文藝複興複興了歐洲,啟蒙運動卻並未使他們完全啟蒙。沒有君主等級觀念的北美洲則通過基督教的平等理念揚棄了歐洲古典文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歐洲蠻族後裔在披上啟蒙運動的外衣後本性難移,用古代歐洲的等級觀念來理解啟蒙理念,將本應人人平等的選舉和被選舉權按照實物財產的多少來分配(見《人民憲章》),馬克思為此指出“人權即特權”。亞當斯密的市場經濟理論也因此被誤解扭曲。馬克思從此開始著手寫他的《資本論》,後來世界因此一分為二。

盡管啟蒙運動在歐洲不盡人意,歐洲卻借平等觀念帶來的製度變革獲得了驚人的力量,同時也延續了古羅馬和其蠻族先輩侵略擴張的本性。內部紛爭不斷,對外虎視眈眈。繼承基督教平等理念的美國對此深懷戒心,竭力避免卷入歐洲內部的紛爭。

英國於1793年派使臣來到遙遠的中國,要求通商貿易。當年東方大漢中國的文治武功——絲綢和《史記》及戰勝匈奴——在西方引發的變革力量終於在近一千八百年後回潮,來叩響中國的大門。中國雖然已改朝換代至清朝,可觀念上還是那個當年的中國,並不知世上發生的一切,更不知遊戲規則已由獨斷專製變成了平等協商——清皇一再要求英使下跪拜見。絲綢瓷器茶葉依舊發揮巨大的優勢,在貿易戰中保持了巨大的貿易順差。可是最後卻敗給了**。古老中國觀念陳舊無力變革,不知人人平等理念為何物,沒聽說過無代議不納稅口號,太平天國,**戰爭,八國聯軍接踵而至,上朝天國瞬間夢碎。曆史輪回,中國被自己在一千八百年前向釋放的力量回潮打敗。所謂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雲超想起中國古代也有自己的平等觀念,那就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與古希臘雅典的伯利克裏所說的“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是一回事。可是法律是由人定的,古希臘古羅馬與古代中國都有有貴族平民努奴隸之分的等級觀念,所以法律體現的也是等級意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人權平等。現在的天賦人權觀來自基督教的“上帝麵前人人平等”和“上帝愛每一個人”這些理念。這是針對等級觀念的基礎“君權神授”提出的。意思是上帝不是隻愛君主一個人,也愛世上的每一個人。所以上帝麵前人人平等。從而從根本上動搖了等級觀念的基礎。中國君權神授的天子觀演變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居土之民莫非王奴”的等級理念,後來的平等觀念卻發展成物質平均主義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走入了人人平等的誤區。想到這裏雲超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報告為什麼不見原因。若果報告公之於眾,人們了解了當年絲綢之路上發生的那些事。了解了絲綢和《史記》對西方觀念變革的影響,了解了普世價值理念的來龍去脈,同樣也會被喚醒。這才是那報告失蹤的真正原因。怪不得資深專家說會引起天下大亂。當時他還以為指的是西方世界,沒想到這個天下也包括中國。雲超想起在獄中一再被警告不能和以前的工作有任何聯係,忽然想自己被重判十年或許和這破解《聖經》之謎的報告也有關係。他一下對雅典神廟上“認識你自己”那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認識自己不僅是困難的,而且是危險的。《聖經》中拯救猶太人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竟然命運迥異。摩西拯救了猶太人的生命被頌義無窮,耶穌欲拯救猶太人的靈魂,讓他們看清自己被奴役的真相,卻被猶太人假羅馬人之手釘在了十字架上,最終死於思想的原罪。司馬遷在《史記》裏刻畫了東方史前至他那個時代的所有人的麵貌,猶如一麵鏡子讓人們看清了自己,卻慘遭淩辱。這些人類文明進程中真正的英雄,隻身站出來同媚俗的洪流抗爭,最終被淹沒了。可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也因為他們曾經存在過,他們的同類不得不麵對自己。有了他們的存在,人們麵對自己認識自己才成為可能。雲超在心裏歎了口氣,心想好在時代總算進步了,自己隻是被稀裏糊塗關了十年。可是他又覺得接下去不知該怎麼辦好。這新報告不能發表,還要不要寫下去。雲超開始猶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