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懶臥竹榻思仙 蠻追道人迷蹤(1 / 2)

大唐國國曆三百四十二年,夏初,午時

“娘,我放學回來啦!”

“重兒回來啦,先去洗把臉,飯還待會才好,你先休息下吧。”

“恩,知道了。”

張重放下書包,用冷水洗了下臉,方才覺得涼爽了些。走到屋外的院子裏,在掛滿葡萄藤的涼棚裏,尋了個竹椅躺下,不僅又想起今天私塾中費老夫子講的故事來。

“爾等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別以為我等所居這裏有多大,須知這世間真是天外有天,確有神仙存在。

老夫當年遊學在外,有一日遊行到南海琅琊郡,觀那一年一遇的大海潮,隻見那海潮真個是巨浪滔天,洶湧磅礴,人遠遠觀望,方知人力在天地之下,如此之渺小。

老夫正看得高興處,海潮中忽然湧出一碩大怪獸,長有百丈,滿身烏黑,頭大如鬥,似蛇非蛇,順著海潮向琅琊郡行來,一時唬得觀潮的百姓是膽戰心驚,奔走不及。

老夫那時年少,雖然心中害怕,但也舍不得立馬就走,不顧性命的還站於大堤上,想多看那怪獸幾眼。

那怪獸推著海潮向琅琊郡城中湧來,眼看郡城將成一片汪洋,

在那城西琅琊山中,忽然騰空出現一道人影,向海潮這邊疾飛而來。瞬間之間即來到怪獸上方,卻是一年輕道人,麵如冠玉,身姿挺拔,立於雲端之上,背上背一柄寶劍,渾身白色道袍,於海風中獵獵吹動,真是一神仙中人。

見那海蛇施虐,將手望天一指,從背後劍匣中呼的飛出一柄寶劍,化作一道白光,在空中盤橫一圈之後,劍尖向下,對著那怪蛇刺去。

那怪蛇也停止湧潮,從血盆大口中吐出一火紅大球與道人的劍光鬥在一起。觀潮的百姓見了,直當道人是神仙下凡救苦,趕緊叩頭不止。

我卻看見那到劍光與紅球纏鬥一會之後,在道人大喝一聲之下,劍光暴漲數倍,威力立時大增。一擊之下,將紅球擊落水中,又繞著怪蛇頭顱飛快一轉,那怪蛇即刻就身首分離。潮水沒有了怪蛇催動,也就緩緩退去。

觀潮百姓歡聲雷動,又是趕緊叩頭不止。那青衣道人將怪蛇斬殺之後,收回那道劍光,轉身飛回琅琊山中去也。”

張重想到這世間還真有如此神異之人存在,心中不僅熱血澎湃,不僅暗下決心,將來定要學那青衣道人,禦劍飛行,縱橫自在,斬妖除魔,方不枉此生。

想起鎮內城隍廟這幾天來了個道士在那裏,不僅猜測,這個道士是否也是奇人異事一流。明天放學之後,先不急著回家,定要先去看看那道士。如果真是奇人異士之流,定要讓他教我那些在天上飛的本事才行。

心中定下這個念頭,不僅莫名的興奮起來,好像神仙之路就在跟前,不由得意的睡去。

渾不知,自己聞著廚房飄來的飯菜香味,那口水也滴答滴答的流了老長一串。午時的陽光穿過葡萄藤,照耀其上,卻也亮晶晶,閃耀耀。

————————————————————————

第二日,午時

張重待私塾放學之後,還真就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街口向右一轉,直接往城隍廟走去,滿懷信心的去實施自己的遇仙計劃。

聚賢鎮的城隍廟,鎮上年紀最大的李老頭也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修的,隻曉得當自己剛懂事的時候,聽爺爺說,爺爺剛懂事的那會兒,這個廟就已經在那裏了。這些年,廟裏香火還算興旺,平時就是一個廟祝在裏麵守著,鎮上也沒其他廟,所有諸如求財、求子、保平安之類的,鎮上的人也都來這裏。香火錢也足夠那廟祝偶爾喝點小酒,吃點小雞燉蘑菇之類。

張重進了廟門,卻也未東張西望,這廟也是鎮上小孩子經常玩耍躲貓貓之地,哪裏是什麼樣,張重閉上眼睛都能指出來。看了看前殿沒有人,就徑直往後麵走去,走到後麵廂房,拿手指沾了點口水把窗戶紙開了個小口,卻看到廟祝正在午睡,而前幾天還在廟裏的那個老道士,卻是遍尋不著。張重不由得失望之極,後悔自己昨天就應當來找這個老道士的。摸了摸自己已經在叫餓的肚子,從廟後麵矮牆翻了出去,打算走近路回家吃飯。

翻出城隍廟,在小巷裏沒走幾步,突然看到前麵王大戶家後門屋簷下正坐著一個老頭,定睛一看,不是那道士是誰。張重不僅一陣驚喜,趕緊走上前去。

“道長在上,請受小子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