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 | 開始
chapter 1
追求完美的跑步技術
需求為發明之母。
——《格列佛遊記》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
1977年10月某個濕冷的早晨,我與師範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完成當天的田徑訓練課程,準備從師範大學的運動場回家。這所距離莫斯科600英裏(約966公裏)遠,位於切博克薩雷市(Cheboksary)的師範大學,是蘇聯運動王朝當時的重鎮。很多即將獲得奧運獎牌與創造世界紀錄的運動員,都被網羅進來,他們會在學校的操場與重訓室中完成每天的訓練課程。
我也是這所大學的畢業生。現在,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田徑教練。然而,盡管校內的運動員贏了許多比賽,讓我們學校擁有聲望地位,但我的心情仿佛陰暗的天氣一樣沮喪沉悶。
我一邊與我的學生協同工作,一邊完成研究生學業。但兩年後,我意識到自己陷入一個悖論當中。一方麵,我從競技型運動員轉變成教練和科學家,的確比過去擁有更多的知識與實證;但同時,我發現我在大學裏所學的並不能讓我知道怎麼教學生,而且是教像跑步這樣看起來很簡單的運動。原因不是我不夠用功,或我的學習方法不得要領。正好相反,我以第一名的成績從碩士班畢業,也正準備撰寫運動科學相關領域的博士論文。
這個難題引人深思。那段時間,從一流的教授到最棒的教科書,我在科學和教學實務領域的現有資料堆中,挖掘出許多跑步理論但還是找不到讓我最好奇的部分——教授跑步技術的方法。它似乎不存在於當時的理論和實務當中。
對於跑步技術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當時的派別體係存在許多不同,甚至全然對立的觀點。有一派的理論占了上風,他們提出跑步是人類的第二天性,無須教,也無法教。因為每一個人的跑步形態在出生時隨著不同的身材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另一種更受歡迎的看法認為,跑步技術應隨著馬拉鬆距離、中長距離與短距離衝刺跑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競賽距離需要不同的教法。
不論持何種觀點,最有資格談論跑步的教練和老師似乎都有某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幾乎沒有例外,他們大多認定跑步是一種簡單的運動,而最厲害的跑者是那些天生就具有優秀的跑步基因,同時又能承受最艱苦訓練的人。基於這樣的理論,他們覺得沒必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跑步技術訓練上。他們認為跑步並不像跳遠、跨欄或投擲等田徑運動,或是像芭蕾舞、空手道和跳舞一樣,需要把技術視為首要的訓練項目。
大家都認同,精通上述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大量的身心訓練,努力建構基本動作、建立心理意象,然後精熟每個反複動作。但是,跑步可能因為被認為是人類所有運動的最根本動作,反而認定它不需要任何技術訓練。
從生物力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看,我發覺我根本不懂什麼是跑步,因此很困惑。結果,我既不知道我該教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教我的學生。我同時感到無力與備受挑戰,答案無處可尋,我知道必須靠自己。這個問題纏繞在我心頭好長一段時間了,但在那個灰暗陰沉的早晨,我是如此急迫地想找到答案。
對於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難題,我已經試著解決好一陣子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研究武術、舞蹈和芭蕾。其中,芭蕾的研究特別順,因為當時我所在的俄羅斯,芭蕾舞的傳統與藝術性已接近完美。我有幾位很熟的朋友也是芭蕾舞者,因此我經常是在研究兼娛樂欣賞中,觀看他們的練習過程與現場表演。
在觀察這些世界頂尖舞者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芭蕾、空手道和舞蹈中的動作能達到如此完美的境地(【圖1.1】)?有沒有可能將這麼多的動作簡化到隻有幾個簡單的重複動作?在那個幽暗的秋天早晨,答案就這麼突然從我眼前閃過。凡事都從簡單開始。
“簡單”就是關鍵。芭蕾、舞蹈或武術等訓練,都必須先學姿勢,更精確地說,就是學習無數的連續姿勢。一旦姿勢熟練連貫,動作才會達到完美。一切就像拚圖碎片歸位,我想要的答案瞬間浮現了。若想比較容易養成神經運動模式,並印刻在身體中,必須借由身體動作在時間點與空間點上的定型,其實就是從“姿勢”切入。
這下我又麵臨另一個問題:在跑步中,這些姿勢是什麼?身體在每個時間點與空間點移動之間,我又該如何在無數的跑步姿勢中找出最關鍵的姿勢呢?選擇它們的標準又是什麼?我後來決定將姿勢強調的重點放在平衡、身體結實度和肌肉伸縮力,這些都是變換每種姿勢時必須要求的。
曆經多年的研究與觀察,我終於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開展我一生的事業,發展最自然的跑法,把跑步動作拆解成組合姿勢,並開發一套教學係統。
從那個陰沉的十月早晨開始到現在,我在這條研究跑步的路上已經“跑”了25年。我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獻給這種人類最基本的體能活動,而且立誌要發展出一種可以讓人跑得更遠、更快,而且身體負荷較小的跑步技術。
這25年間,我娶了太太、有了小孩兒,而且從俄羅斯搬到佛羅裏達的邁阿密,當起職業跑步教練來訓練個人和團體,也讓我這套正確的跑步技術理論更臻於完備。
這期間,我開始與各個國家隊和跑步團體建立關係,包括美國鐵人三項國家教練委員會,以及與美國頂尖的鐵人選手、教練開研討會。1997年完成的第一部跑步教學影片已經出售給全世界各國的跑者和教練。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我擔任英國鐵人三項代表隊的教練。
我教過各種程度的跑者,包括奧運選手和八十多歲的跑步愛好者。如果世上真有單一標準的跑步技術,我認為,它不隻適用於世界頂尖的一流跑者,也應該適用於每一個人才對。事實上,雖然看到我所訓練的鐵人三項選手在跑步分段獲得優異的成績,總是令我十分自豪;但讓我獲得更大的滿足是,一些步入中年的跑者,原本因習慣性傷害準備退出跑步生涯,卻在學到我所開發的跑步技術後,跑步時不會再感到疼痛了,甚而跑得比20年前更快、更不費力。
就在我更了解跑步的同時,1977年以來的挫折轉到另一個方麵了。以前的挫折點在於我努力想要掌握跑步隱藏的本質;現在則是我看到那麼多人為了跑得好那麼努力,卻因為缺乏正確的技術知識造成身體的傷害。
這本書就是為了那些人而寫的。它包含了我25年來的思考、研究和實際的真人實驗。我最大的希望是這本書能幫助每一個熱愛跑步的人,使他們在擁抱這項人類最基本的體能活動之時,能跑得更健康,進而擁有更豐厚的人生。
chapter 2
我的跑步哲學
如果你想健康——跑吧!
如果你想俊美——跑吧!
如果你想聰慧——跑吧!
——古希臘格言
人們對於健康、美麗與身心健全的渴望超乎一切,如果你認為這是20世紀後期大眾媒體渲染的產物,那上麵的古希臘格言應該會消除你這樣的想法。人們總是在尋求“神奇的藥丸”讓自己活得更好,古希臘人也不例外。一直到現在,他們的見解在本質上仍是對的:沒有其他肢體活動像跑步那樣如此簡單、如此容易理解,而且對人類來說如此有幫助。跑步對你絕對有好處,而且當它融入你整個均衡的生活模式中時,的確能夠讓你維持長長久久的健康、俊美與更多的創造力。
文明的古希臘人是第一個體會到跑步重要性的,他們把它反映在對運動的熱愛和藝術文化中。從希臘古陶上的跑者圖像上可以看出跑步深植在他們內心裏的情感與美學價值。在這些精美的陶器上,藝術家畫的也許是運動員正展示為奧林匹克競賽準備的正確技巧,也可能隻是向比賽中的偉大英雄表達自己的崇高敬意(【圖2.1】【圖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