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奇夢輪回(1 / 2)

五行山,日落……

“遠些,再遠些!”

山腳下一隻滿身滿臉都長著青苔和野草的老猴子高聲喊道。原本那一身戎裝,如今都已化作塵土,眉毛、胡子拖了兩丈多長,在風中不住擺動,雙眼通紅,爍爍放光。身上一座五指形的大山壓在他身上,隻露出一個猴頭和一隻手臂,也不知他在這裏壓了幾百年還是幾千年。

遠處一個衣著華貴,眉清目秀的和尚偷偷躲在石頭後麵觀看,見那猴子生得可怖,又口吐人言,心中又驚又怕,顫抖的手裏拿著剛剛從山頂揭下來的佛帖,上麵寫著“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他口中也不住念著上麵那六個金漆篆字。心中雖然害怕,但一想到那猴頭說是受觀音大士點化,在此等候西天取經之人,便又生出慈悲心腸,又一想,我救了他,他感念我的恩情,總還不至於加害於我,可……可他哪裏像個人的模樣,分明就是個妖怪。也不知救他出來,是福是禍,但願佛祖保佑,他出來後可別把我吃了才好。

山下的猴子性如烈火,早就等得不勝其煩,高聲叫道:“小和尚,你嘟嘟囔囔沒完沒了,俺老孫可等不得了!啊!!!!”

大喝一聲,震得山穀轟隆隆地陣陣回響,一群群烏鴉呱呱地叫著直飛衝天,殘陽如血,染紅了山間的崎嶇小路,各式走獸在山間裏四散奔逃。和尚也被嚇了一跳,這才想起,那妖精叫我離得遠些,難道這還不夠遠嗎?此時想要走,卻已然來不及了,隻見那猴子單臂在地上用力一撐,霎時間天崩地裂一聲巨響,整座五行山都被他撐起。和尚身邊那匹白馬,一陣嘶鳴,也顧不得和尚是死是活,獨自奔逃下山。和尚隻覺得腳下一陣猛烈搖晃,站也站不穩更不要說逃走了,索性蹲下身來,藏在一處石壁之後。

頭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耳邊颶風呼呼作響,風中野獸嘶吼,百鳥哀鳴之聲不絕於耳。和尚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在石壁後瑟瑟發抖,把眼一閉,連看也不敢再看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頭頂哢嚓一聲響,接著一陣大風,把他的僧帽吹落,打了一個冷戰,這才偷偷睜開一目慢慢看去,猴頭就站在自己藏身的那塊巨石之上,整塊巨石已經被猴子踩得四分五裂。他身無寸縷,也不知羞恥,雙手叉著腰,直挺挺地站在麵前。那座五行山已經變成了無數碎石,風聲依舊,卷起的塵埃尚未落定,朦朧了落日的光華,逆著陽光,和尚看不清猴子的表情,隻是看見那雙通紅放光的眼睛,心裏覺得發毛,顫巍巍道:“上仙,你可安好?”

猴子冷笑一聲,接著發瘋一樣將自己礙事的眉毛胡子全都生生扯斷。

和尚見猴子動作粗魯,不由得打了個冷戰,心裏想,這猴子說是要保我取經,也不知真假,他有移山蹈海之能,我一介凡夫俗子,怎麼約束得了他?如果他哪一日發起狠來,我哪還有命在呀?

“上仙若是脫險,那貧僧還要趕路,就此告辭了。”和尚說著打了個佛禮,轉身便走。

猴子見他要走,也不加以阻攔,在他身後問道:“你就是唐三藏?”

和尚回過頭,雙手合十,“正是。”

猴子點點頭,冷冰冰地說道:“是就好,你知道我是誰?”

“這……貧僧可不知,隻是聽你說受觀音點化要保我去西天拜佛求經。”

猴子仰天長嘯,“想不到老孫被困了五百年,這名頭也不響亮了,告訴你,我叫孫悟空,真正的齊天大聖。”說罷打了個筋鬥化作一道金光,眨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唐三藏正想回話,嘴才剛剛張開,那猴子就不見了,他心中暗暗稱奇。走了兩步又回頭望去,隻見大地上無數裂痕,草木衰敗,猜想山中的飛禽猛獸也死傷了不計其數,心中暗暗叫苦,想不到那妖猴才一出世就弄得生靈塗炭,救了他這次劫難隻讓他一人逍遙自在,卻因此無辜害死許多性命,希望佛祖不要怪罪弟子才好。

他垂首對著五行山拜了三拜,一瘸一拐地尋路下山而去。走到天黑,在山澗裏又尋得了自己那匹白馬,這才孤孤零零向西迤邐而行。一路上,窮山惡水,草木凋零,也沒個落腳之處。直到月上了中天,人困馬乏,沒點力氣再走,見林木之間有塊光滑的大石,石下荒草成堆,似乎可以當作個避風休息的場所。唐長老栓好了馬,脫了僧鞋,將雜草向一起攏了攏,似乎這樣就能稍微暖和一些,又想摘去僧帽,一摸頭頂光禿禿的,這才想起,僧帽已經被那妖猴用一陣惡風吹走了。

三藏無奈地歎息一聲,頹然坐到草堆上,心中頓覺淒苦。想自己在長安之時何等風光?若不是為了報答唐王的知遇之恩,說什麼也不去走這趟渾水。這一路上風餐露宿,走過了多少荒山野地,穿過了多少繁華鎮鄉,他自己也不太記得了,等出了大唐國界後更是連一頓飽飯也沒吃上,更不知靈山還有多遠。有心就此作罷,又覺得顏麵無光,當初他曾在唐王麵前誇下海口,不取真經誓不還朝,想不到才剛剛出了大唐的國土,便碰上了一個妖猴,以後又會經曆什麼,真的不敢想象。一想起那妖猴三藏便覺得心驚膽顫,也不知道他如今去了何處?說要保我西行,怎麼就這樣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