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九號——調停型(1 / 3)

什麼是性格?用最簡短的一句話概括就是:習慣即性格。九號的典型性格特征是不會拒絕別人,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等等。這些看似是習慣,其實都是性格的外在反映。要想改掉這些缺點,重點就是喚醒自我認知,才能不受性格的困擾,徹底掌握人生。

讀懂九號人格的身體語言

你是九號嗎?——九號典型的行為模式

你身邊是不是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被人拉去做評判者或決策者,但最後他們卻找不到公正的立場,隻能淪為旁觀的中立者。標準的九號麵對一件事、一個人時,不能輕易做出選擇或者承諾,他們懦弱怕事、他們瞻前顧後、這是他們的缺點,也是他們的性格。

和平型的九號通常被稱為“調停者”。他們善解人意,卻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即使明白了自己的需求也容易在尋求的過程中迷失,甚至淪為別人思想的附庸。九號外表隨和,內心卻最容易憤怒,他們很容易發現自己內心的自卑,卻難以改變這種現實。九號缺乏主見,寧可服從別人的安排,做一個別人的支持者,也不願意堅持己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在很多人眼裏九號是優柔寡斷的代名詞。

通常情況下,九號不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即使別人傷害了他們,隻要不觸犯他們的底線,九號也不會做出激烈的反應,最多也就是自己生生悶氣。九號與世無爭,也希望別人能像他們一樣和平相處。九號害怕衝突,害怕戰爭,所以他們很願意充當調停者,讓一切衝突都得到和平解決。

對於九號來說,別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隻要別人高興,自己的感受可以適當忽略,因此九號學會了事事順應別人。九號能夠發現別人的興趣和需求,他們也很在乎別人的感受,所以他們希望在第一時間把一個問題的方方麵麵考慮周全,從而找到照顧各方麵利益的解決方案,因此,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利益上的取舍。在這一過程中,九號往往會放棄自己的觀點,不是因為他們的觀點不正確,而是當他們發現眾人都有道理時,認為自己的觀點已經沒有尋求認同的必要。對於九號來說,感知他人的觀點遠比堅持自己的觀點重要。

在遇到必須做出選擇的事情時,九號往往猶豫不決。他們不喜歡做沒有把握的選擇,所以沒有足以讓他們動心的證據和理由,別期望他們做出放手一搏的事情。九號為了照顧別人的感受,放棄自己的觀點,卻不喜歡奉承別人,但也不會掃興,所以他們總給人一種老好人的感覺。九號看上去很樂觀,其實他們內心很憂鬱,這就是和善、隨和卻沒有主見的九號。

同意還是不同意——九號獨特的溝通方式

和九號相處或溝通時,千萬不能被他們的語言所蒙蔽。九號遇到必須做決定的情況時,看似沒有自己的意見,服從別人,其實他們平靜的外表下卻有一顆躁動的心。他們害怕自己的努力不被認可,他們害怕出錯,他們害怕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的觀點被關注,他們更害怕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必須和別人起衝突。九號不願意承擔這麼多的風險,所以他們寧願讓自己真實的想法被埋沒在心中,寧願失去表現的機會,讓自己沉浸在內心的痛苦之中。在與九號“調停者”相處的過程中,你會很輕易地發現,在一個集體當中九號很少獨處,他們常常被置於“三角關係”當中,仿佛他們天生就是扮演調停的角色。一般來說,九號習慣將自己置於“三角形”的頂端,既不走近任何一方,也不會放棄任何一方,讓三角關係破裂。九號在這種關係中處於中立的角色,負責雙方關係的調節。九號不會強調自己的觀點,也不會對任何一方的觀點表示同意或反對。九號既承擔著一號的角色,又承擔著八號的角色,他們既想事情完美,又不願意去反對和破壞現有的關係。

和九號溝通時,不要試圖輕易地發現他們的想法,因為九號是很難被看透的一類人,不是因為他們神秘,而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總是在別人身上,自己的立場根本沒有表露的痕跡。當你遇到一個九號時,如果想要了解他們的想法,就要學會鼓勵他們表露想法,但千萬不能讓他們作明確的選擇,因為他們害怕給人承諾,害怕看到錯誤的選擇。你要嚐試成為九號的聆聽者,因為在人際交往中,九號的內心最矛盾,他們需要聽到別人的意見,尤其是和他們相同的意見。在九號處於彷徨之中時,他們最希望找到一個可以聽他們傾訴困惑的聆聽者。在傾聽的時候,你如果能試著讓他們說出自己的需求,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幫找到他們真實的自己,九號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與快樂,自然也會將你當成可以依賴的夥伴。

小心九號的雷區——避開憤怒的九號

大多數情況下,九號是平靜的一類人,他們一般不會讓人看到憤怒的一麵,他們習慣壓製自己的憤怒,不是他們不會憤怒,而是他們的憤怒不會輕易表達出來。九號的憤怒一般被稱作“沉睡的憤怒”,九號會因為被別人忽視而產生憤怒的情緒;也會因為要迎合他人壓製自己的想法而產生憤怒的情緒,但是九號的憤怒大多數情況下隻發生在他們的內心世界。在九號看來,憤怒是一種立場的表現,但是九號又不願意將自己的立場暴露在公眾麵前,所以他們總是壓製自己的憤怒,以避免選擇立場。

或許我們永遠也看不到九號的憤怒,但是和九號相處久了會發現,他們雖然不會直接表現憤怒,但他們會用其他方式間接地表達、轉移和消化憤怒。20歲的阿雅性情溫和,總是笑眯眯地和別人說話,同事們都覺得她是一個永遠沒有脾氣的女孩。可阿雅的好朋友卻知道,每當阿雅因為某件事情處於爆發的臨界點時,她就會找來一大堆的廢舊報紙、雜誌,把它們撕得粉碎,然後偷偷丟掉。朋友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阿雅回答說:“你們看我平時總是沒有脾氣,好像不會生氣。其實,是我已經習慣將憤怒轉移出去,很多時候我非常憤怒,但當我真的要發脾氣的時候我會非常害怕,總擔心同事們看到我憤怒的樣子,會從此疏遠我。所以我總是在最後將憤怒窩在心裏,可又覺得氣憤難消,於是就選擇了撕報紙的發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