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號,臨江十三中。
圖書館五樓,東側閱覽區,石夜坐在最後邊的角落裏,挨著窗戶,扭頭就看見窗玻璃上自己的影子。
這兩天天氣詭異,從早到晚不見太陽,天空昏沉沉的,越壓越低,隨時要破開似的。空氣不沉悶不潮濕,也不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樣子。
現在不到下午5點,外麵已經黑了。圖書館中燈火通明,石夜看著玻璃上自己的臉。
頭發一個多月沒理,遮住半隻耳朵。冥想過於頻繁,能量消耗過度,臉瘦得凹下去,顴骨突出,眼睛顯得很大……
11月8號,從明天開始是五天的九五節假期,而後是六年級生為期一個月的畢業會考。
上午就有學生收拾東西離校,現在能走的已經走了,不能走的大都是孤兒,和石夜一樣,學校就是家。
石夜十八年的人生,平均的分成三段。
在宜光城牧師院長大到六歲,分配到宜光城下屬的五級城市鳴溪城,在鳴溪五小讀了六年小學,考到宜光城所屬的三級城市臨江城,在臨江十三中讀了六年中學。
會考之後,中學畢業,他就要升入大學,大學又是六年。
想到大學,石夜想起上午和導師的談話。月前的大學誌願調查,石夜填的是“長風第一魔法學院”。
如果石夜是元素學徒,那麼以他中學六年的綜合成績,申請九大學院之一的長風第一魔法學院絕對沒問題。但他沒有覺醒,是一個普通人,就隻能申請魔法學院下屬的普通學院。
但申請九大的普院不是石夜想的那麼簡單——成績合格就行,還要接受院校的潛力評估,評估你在大學期間成為元素學徒的幾率。
這個評估堵死了平民階層的普通學生進入九大學院的大門。沒有背景,沒有資源,你認為自己比大家族子弟更有希望覺醒成為元素學徒?
所以,即使石夜成績鎮壓臨江十三中的元素學徒六年,沒有覺醒,他也去不了最頂尖的大學,而隻能選擇普通的一線大學。
普通人注定處在社會的最底層。
六歲入小學學習冥想,十二歲入中學引導覺醒,十六歲之前,沒有人懷疑石夜會覺醒,石夜也相信自己能覺醒,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是,隨著石夜升入五年級,依然沒有覺醒的跡象,輿論環境在一夜之間轉變,可以想象,絕大部分人,在心底最深處,對長期壓在自己頭頂的公認的天才的墜落,都是喜聞樂見,甚至幸災樂禍。
哦,原來他就是個普通人。
元素學徒排斥冷淡,普通學生圈子以前羨慕嫉妒,現在就差落井下石,當然不會再親近他。
別人的各種反應自以為是,石夜默然旁觀,沒有覺得生活和以往有什麼異樣。除了學習、吃飯、睡覺,他閱讀,冥想,閑逛,繪畫,發呆。
自入學那天起,他就在做這幾件事,十二年來,一成不變。
從小石夜就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他體質特異,對外界的變化極為敏感,稍微的身體或精神刺激就會使他難受或生病。
於是石夜漸漸木訥寡言,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和精神的敏感程度減輕,但是性格已經養成,他習慣獨來獨往。
他想去最頂尖的大學,想站得更高,看到更遠;他想覺醒成為元素學徒,去到城市外麵,想走得更遠,見到更多。
這就是石夜的理想。
有人起身離開,石夜回過神,扒拉了下頭發,拍了拍消瘦的臉頰,輕輕吐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