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台遊戲手表能為華夏廠帶來四萬多人民幣的收入,一個月兩萬台大概收入在八十萬人民幣左右
一個月最低運營成本六十五萬元,收入大概在八十萬左右華夏廠每個月的結餘也就在十五萬人民幣上下浮動
這還是在有優惠政策,減稅免稅,有出口退稅情況下的數字
如果,華夏廠還像是改之前一樣,麵向國內生產機械農機,雖然研發等支出幾乎為零,但是也會像是附近幾個兄弟廠一樣半死不活,最好的結果就是勉強達到收支平衡
別提結餘,估計如果上沒有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估計連給工人發工資都費勁
“我下午要去趟省城,餘生你陪出納把這個月的賬弄好,看看有多少結餘,定出一個獎金標準要過年了,得讓廠裏的人,都有錢過個好年”餘鐵成囑咐道
他在華夏廠門口的時候下了貨車,上了老舊的吉普車,馬上往省城趕
餘生知道老爹是去跑新引進新液晶生產線的事情去了
希望能成功吧,尼克在日本漸漸打開了局麵,如果產能上不來,那麼其它廠商,看到遊戲手表賣得很好,就會像見了血腥味的鯊魚,把這塊市場吃幹抹淨了
雖然日常生產都是由普通工人去做,但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會計和出納的重要性,遠比普通工人高
一家企業的賬目全憑他們把握,尼克曾經講過,在美國有會計做假賬,把一家正常運營的企業搞破產的故事
當然,那是很早之前的事了,尼克也是道聽途說,發生那事的時候他還沒出生
後來,隨著美國商業社會日益健全,配套服務公司的產生,許多公司出於縮減成本,以及安全等方麵的考量,將公司賬目方麵的事宜,外包給相應的公司
八十年代中國的商品經濟才剛剛起步,這種配套服務公司,當然不會有,就算有估計也沒人敢用
所以,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財務班子像是華夏廠,這樣一個不到七百人的小廠,財務室裏都有五名財務人員
這年代沒有數鈔機,但財務人員都是專業的人形點鈔機
餘生的眼前是一位三十多歲的財務大媽,隻見她左手握著一遝捋好的錢,稍稍扭出一個弧度,大拇指頭一忪,錢就自動飛快彈開
一共才過了半分鍾不到,餘生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四萬多塊錢就已經都數好了
又用了幾十秒的時間,財務大媽又確認了一遍,才在賬本上寫下一串數字
餘生看她忙完才說道,“張姨,麻煩您列出一份盈餘,快過年了,看看賬上剩下多少錢,才好安排福利”
“嗯,行,這幾個月的賬目好的不行,我估摸著賬上能剩下一百來萬的現金”張姨嘴裏邊說,邊去拿相應的賬本
女人生完孩子都容易發福,財務室主任張姨,也是這麼個情況聽八尺說,他小時候,財務室的張姨,那可是廠裏的廠花
怎奈何歲月是把殺豬刀,等餘生來到青台的時候,他見到的張姨,就是眼前這幅模樣了
不過,從她六歲的女兒身上,倒是還能依稀看出她當年的樣子
財務室裏的幾個人一起忙活,大概過了半個小時,整理除了華夏廠剩餘的現金
“現金和存款一共結餘,一百零七萬六千八百三十二塊九毛一”張姨說道“工商銀行存款二十萬元整,建設銀行存款三十萬元整,農業銀行存款二十五元整剩下的是廠裏留的現金”
“這裏頭有多少錢能用”餘生問道
“存銀行裏的,廠長說最好別用,廠裏現金,得留下二十萬,能動的錢一共有十二萬”張姨說道
餘生點頭表示知道了,他想著這十二萬,該怎麼用
“兩萬舉辦一場新年聯歡會夠不”餘聲問道
“夠了,夠了,足夠了其實一萬塊錢就能辦的不錯了”張姨說道
“還是按照兩萬塊錢的標準算,然後再一人一箱蘋果一箱橘子再剩下的錢,就按照三個月工資的標準,給每個人發一份獎金這樣的話,十二萬夠不夠”
財務室裏沒有先進的電子計算器,張姨聽完餘生的話,開始撥弄算盤
她一隻手靈活的在算盤上舞動著,另一隻手翻看著記載著工資的賬本
“夠用蘋果如果買國光的蘋果,橘子買衢-州的橘子,估計一個人也就十塊錢”
“國光的蘋果太酸了吧,姨,你算一下如果買最好的水果買,要多少錢既然要發,咱們就發最好的”
“嗯,買好的。”張姨應著的同時,又有點欲言又止。
餘生看張姨的樣子,知道了她在想什麼。
大規模采購,素來有貓膩,低價的貨物,在賬目裏做成高價,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手段和現象。
就拿這兩萬年貨采購款來說,買一萬塊錢東西,留一萬提成都不算心黑了。
張姨作為一個老會計,用她豐富的經驗稍微估算一下,如果狠一些,甚至能留下一萬五,一萬七。
當然了,這錢不隻是負責采購的人自己拿,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理。這大概要花一萬左右。采購人自己能留下五千七千。
之前華夏廠連年虧損,除了產品賣不出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進貨成本太高。
而現在華夏廠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所有有關於采購的事宜,都是餘鐵成一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