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不作惡(2 / 3)

由於成本低的關係,許多風投,都喜歡上了這些獨立遊戲。因此,獨立遊戲製作人的地位水漲船高。

最開始,還是要看一下製作遊戲的成績的。

到了後來,幾乎就是揮舞著鈔票,找遊戲開發者了。

當然,大部分投資都是無意義的,大部分投資最後都打了水漂。

但是,這就和淘金一樣,的的確確是個機會,當然,有可能淘到金子的並不是投資人自己。

先是迅速的升溫,然後,熱度有些回落。

但是,就算是這樣,獨立遊戲市場,依舊是一個熱錢橫流的市場。

因為,獨立遊戲,其實意味著一種以小博大。

最出色的獨立遊戲,現在已經達到了上千萬的銷量。

要知道,這個世界一共能夠達到千萬銷量的作品才多少。

哪怕,獨立遊戲的售價,隻有頂級大作的十分之一。但是,開發成本,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

相比於頂級大作,如果不買三百萬份,就會賠錢的風險,獨立遊戲顯然就是金礦啊。

投資一個頂級大作的錢,如果夠投資一千個獨立遊戲,那麼這千個獨立遊戲,除非是運氣特別差,都是垃圾,不然的話,總有誕生出精品的概率。

當然,在許多人看來,這樣的做法,就像是賭博一樣。就像是買了一千個箱子,不知道裏麵有什麼,然後,過一段時間,一個個戳開,看看裏頭到底有沒有黃金鑽石。

有的人賺到了,有的人賠了。

不過,那些錢夠多,投資了足夠多項目的人,終究是賺的。這還是一個概率的問題。

資-本就是這樣不斷的滾雪球的。

一個小投資者,可能傾盡自己的家產,做了一個小遊戲,然後失敗了。

而一個大資-本家,他投資了一萬款小遊戲,其中有十個達到了精品的程度,他就盈利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實際上隻要砸錢就夠了。別的事情,他都不用管。

千葉遊戲現在走的,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大資-本家的路線,投資的遊戲,實在是太多太多。

不管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不管是第一方的,還是第二方的,還是第三方的。

隻要經過論證,覺得有價值,確定一個止損線後,就會投進去一部分錢。

當然了,最近有些收斂,最初這麼做,不過是為了炒活自家的遊戲平台。

不知道說過了多少次了,沒有足夠多遊戲的平台,不叫做平台,沒有足夠多優秀遊戲的平台,也不叫做遊戲平台。

當然了,也有人反感千葉遊戲這樣的行為就是了。他們非常反對千葉遊戲這樣的做法。

其實,千葉遊戲經過了一點點調查,就知道了這些反對者的源頭,來自於那些投資者。

他們覺得千葉遊戲做的太霸道了。

而他們也成功的忽悠到了一幫做遊戲的人跟他們起哄。

說什麼千葉遊戲的投資是毀了獨立遊戲。這個時候,就沒有人思考,到底是誰,讓獨立遊戲繁榮的。

當然了,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沒有人反對就奇怪了。其實,任何一個大公司,或者一個國家,都會有反對他的人存在。

因為,樣本足夠多了,總有那麼多比較奇怪特殊的情況存在。

比如說,某個人的遊戲機壞了,到了維修部門,維修部門的態度不好。盡管這個維修部門,是甩給外包的,但是鍋總歸是千葉遊戲的。

當然了,除了這種情況,還有專門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存在。

這些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中,有自帶幹糧反對的,但是,更多的還是拿錢的。

有時候,稍微一研究,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純潔淨土,並不是那麼的太多。

因為,這個世界上隻要是有利益的地方,其實就有交易的存在。

有的人交易的是自己的勞動,不偷不搶,很光榮。

而有的人交易的,就是自己偷來搶來的,也算是腦力體力勞動了,所以,他們也覺得很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