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器能夠很容易的分辨出,這個電子元件,是由哪個供貨商生產,哪年第幾周第幾批次生產的。
在這塊,林彥還是有一些貢獻的。他的貢獻就是,在條形碼的基礎上,創造了信息量更大的二維碼。
其實,二維碼的原理很簡單。無非就是黑色和白色,在激光的照射下,擁有不同的折光率,從而讓離攝像頭水準還很遠的傳感器下,完成識別。
原理大概就跟機器碼的零和一沒有區別。
二維碼的技術,在短短的時間就擴散了出去。因為,相比於傳統的條形碼。二維碼能夠承載的信息更多。
以前的條形碼,頂多就隻能在黑條和白條之間,表達出一串數字編號,這個編號對應的內容,存儲在超市的掃描機器上。
而二維碼則能存儲更多的信息。從最簡單的數字,甚至到圖片,視頻都能夠表達出來。
當然了,能夠裝下一個視頻的二維碼,它的麵積應該非常大就是了。
其實,二維碼相較於條形碼在容量上的進步。實際上是一個維度的進步。為什麼這樣說呢,想一下,條形碼能夠被識別的信息,隻需要一條線就夠了。
而二維碼,則是展示一個麵內的信息。
甚至,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三維碼林彥都不會奇怪。
要知道三維碼存儲的信息就更恐怖。因為,三維碼可以分為不同的角度,有數個不同的截麵。每一個截麵都有著對應的信息,全部讀取出來,數據的容量,將會大的嚇人。
當然了,空間上的三維碼可能比較難出現。按照現有技術能夠實現的,還是在時間軸上做手腳。
就像二維碼四個角中有三個角,有著一個黑塊,是用來判斷二維碼方向的。
隨著時間而循環的三維碼,除了二維碼這種定位方向外。還會有一個開始和結束的標識。
當然了,這樣的三維碼,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在短時間內,二維碼存儲的信息,已經足夠多了。
而更麻煩的三維碼,暫時沒有存在的必要。
至於林彥設想中的那種空間三維碼,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其實,在林彥自己的心裏,在他科幻之魂的意念下。他更喜歡把空間三維碼,當成一種高級外星人使用的文字。
外星人寫小說,都是那麼一坨,然後讀者從各個角度去剖析這個三維碼,從而了解寫的是什麼。
想起來就覺得逼-格滿滿,當然了,可能用起來不太好用就是了。
因為,這樣的文字,學習起來成本太高。
就像是零和一就能描述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東西,那麼為什麼人類的自然語言中,就沒有類似的語言,隻有兩個字母,然後,這兩個字母,組成各種各樣的句子。
人類自然語言,組成的基礎部件,不算多也不算少。因為,太少的話,用來描述東西太難。
描述桌子就用上百個零和一你受不受得了。
而若是基礎的字母太多的話,,雖然使用起來簡單了,但是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學起來太複雜了。
於是,在學習和使用中,漸漸找到了平衡,形成了現在世界上流行的各種各樣的語言。
林彥最近其實也匿名做了一個獨立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瘋狂電路》,這個遊戲的確很瘋狂。
因為,這款遊戲基本上可以說,沒有計算機基礎是玩不轉的。因為,他要做的是,控製一個機器人完成各種各樣的動作通關。
但是,卻不支持直接的上下左右操作,也不支持輸入各種語言。遊戲的方法,就是連接一個又一個門電路,用這些電路,讓機器人來運動。
基本上,最後的“超級瘋狂”模式,林彥自己通關都有些困難。基本上,能夠通關這個遊戲所有關卡的人,不是科學家也差不多了。
這款遊戲,可以說就是以虐-待玩家,搞糊塗玩家的智商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