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暴發戶的樣子(1 / 2)

這一天不光是上午的行程取消了,改成了睡覺,下午的行程也取消了。

所以,這就成了林彥來到美國這些天以來。第一天什麼事情都沒有的一天,能夠慵懶的享受生活的一天。

林彥有時候也在想,如果他的人生,像是一隻貓多好。能夠閑適的蜷在火爐旁,縮成一團,毛茸茸的咕嚕咕嚕。

不過,也就是想想而已。他常有這種葉公好龍的時候。其實,他也知道,如果真的讓他變成一隻貓,他是不會適應的。

畢竟,看著它是一回事,自己變成它又是一回事。他是不會把這個問題搞混的。

從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是一條大街。

這條大街筆直的延伸著,周圍是各種各樣的建築物。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對於美國這樣一個建國不過兩百餘年的國家來說,雖然單個建築看上去都不錯,但是沒有那種沿著中軸線規劃,兩邊相襯的精致感。

要想在西方國家,感受到這種精致,最好是去法國巴黎凱旋門那塊看一看,會給人一種別樣的震撼。

如果仔細說起來,林彥雖然用這西方國家發明創造的技術,在搞電子遊戲。但是,他對西方文明卻不是真的很喜歡。

就像他現在看的書一樣,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沒有在美國長時間生活過的他,就很難體會到他書中,寫的那種恐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或者說,到底哪裏恐怖了。

林彥在心裏想,是不是要用紅白機做一款恐怖類遊戲。不過,貌似以紅白機的顯示效果來說,並不能營造出很好的恐怖效果。

遊戲類型的發展,和機器性能的發展是脫不開關係的。在林彥所知道的曆史中,恐怖遊戲的佳作,應該是《生化危機》以及《寂靜嶺》。

其中,《寂靜嶺》的成功,有很大程度的偶然因素在裏麵。如果玩過初代《寂靜嶺》同期遊戲的玩家,就會發現那時候的遊戲,遠景都是灰蒙蒙一片,顯得有些霧氣糟糟。這是因為機器的性能有限,與其讓玩家看沒有貼圖的虛空,不如讓霧氣擋住遠處的物體。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而與這種效果所產生的氛圍,最為契合的遊戲,也就是《寂靜嶺》了。那種有些荒誕,有些恐怖的氛圍,立即俘獲了玩家,讓許多玩家喜歡上了恐怖類型遊戲。

從而讓這個遊戲類型發展壯大,有著一群跟風的遊戲,在《寂靜嶺》風光的同時,跟在後邊喝湯。

其實,有許多遊戲製作人,在進行自己項目的時候。就知道他們做的遊戲,不會是神作,甚至連精品遊戲都算不上。

每個遊戲製作人,都有一顆製作好遊戲的心。不過,有這種心,卻不一定有機會有舞台去實現。

因為,他們加入的公司,大多數就不是為了夢想而生,而是為了賺錢,為了生存。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能看出日本和美國的區別。美國的車庫公司,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夢想公司,而這種夢想公司,想要在日本發展起來,是不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