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夠和美國拚的隻有商品的廉價而已。在成熟的商品身上,采用價格戰,從而使美國的企業虧損,然後倒閉。
誰讓美國的工人福利那麼高,這也算是自作自受了吧。
說到底,日本的產品優勢還在於“廉價”二字。紅白機的競爭力,其實也在這兩個身上。
也就是說,哪怕是在像電子遊戲這樣一個需要最新最全高科技的行業。
如果是在日本,最好也是用那些成熟的產品,用低廉的價格取得勝利。也就是說,“廉價”就是電子遊戲機的核心競爭力。
林彥仔細想一想,自己所做的,似乎的確都是在圍繞“廉價”為核心。剛開始的街機雖然每一台都不便宜,但是,它的購買群體基本上都是商家。而玩家們要玩,隻要區區一枚百元硬幣就夠了。
當然,前期他很無恥的把每次玩的價格,定在了五百日元。但是,那時候的他也沒有辦法,急需要錢,急功近利一些,殺雞取卵一些,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後來的電子寵物機,也是走了這麼一個廉價的路子。雖說當時電子遊戲聯盟的液晶技術並不成熟,但放在整個行業來說。這些年頗為流行的電子計算器,已經讓液晶屏幕技術,在競爭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等到了足夠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技術成熟了,變得便宜了。
至於後來的紅白機,根本就是一係列元器件的堆疊。元器件都不是最先進的,但是,組裝出來的遊戲機,卻足夠好玩。廉價又好玩,這就是紅白機的優勢。
當然,一味的采用這種保守設計產品的策略,是幾乎可以確定不會有太長遠的前途的。但是,怎麼用新技術,不會讓產品的價格,為新技術買太大的單,似乎也是一個比較需要思考的事情。
家用遊戲機的作用,更多的是一個入口,是一個平台。如果購買這個平台的成本太高,想要普及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家用遊戲機,不像電腦,就算售價高,也能夠慢慢的普及開來。電腦可以作為電子遊戲的平台,也可以作為辦公的平台,也可以作為影音娛樂的平台。也就是說,購買了一台電腦,就相當於購買了一個多功能的機器。
這對於美國人或許沒什麼。他們聽音樂有CD機,看錄像有錄像機,電腦僅僅是作為辦公用具。
對於其他不那麼發達的國家,可不是如此。他們沒有富裕到買CD機,買錄像機的地步。對於他們來說,購買一台電腦,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當然,這要等深藍巨人公布了個人電腦標準之後才會發生的事情。現階段的電腦,就像電子遊戲機專注於遊戲領域一樣,它也專注於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