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應該還沒有怪物籠的說法。林彥覺得自己的夢境,就有些像一個怪物籠,裏頭能夠培養超級多的遊戲高手。這些玩電子遊戲的高手,和外麵普通高手的差別,或許能達到《星際爭霸》中,韓國選手和非韓選手的差距。
其實,林彥也挺想推出一個比較受歡迎的即時戰略遊戲。可是,可是現在的個人電腦平台,真的很不靠譜。雖然在兩年前深藍巨人製定了個人電腦的標準,但是這兩年來,個人電腦標準雖然成為了主流,但是連一個靠譜的操作係統都沒有。
關係戶比爾-蓋茨花了六萬美元買來的係統並不好用,卻能夠憑借著捆綁銷售的資格,成為當前最大的係統商。
現在的個人電腦,以及蘋果的麥金塔電腦,算得上是現在個人電腦界占有率最高的兩種電腦吧。至於為什麼蘋果的電腦明明是個人電腦,卻單單叫做麥金塔,這或許是因為深藍巨人提出的開源體係,就叫個人電腦的緣故吧。蘋果作為一家電腦廠商,它用自己的標準生產的電腦,怎麼要用別人的名字。
蘋果公司,從誕生之初,就是一個很“雞賊”的公司。這從它什麼都是封閉的就能看出來,所有的錢都想自己賺,自己和自己玩,不給別人下口的機會。
後來它推出的蘋果手機,容量也很奇怪,十六、六十四、一百二十八。在一個係統就占十多個存儲空間的手機上,十六容量是絕對不夠用的。而偏偏蘋果取消了六十四這個檔,要買了手機後用的看新,那親就買六十四的好了。
至於,一些辛辛苦苦攢錢,就為了買一台蘋果提升逼格的人來說,他們咬咬牙也就買了十六容量的。
看上去是光鮮了,但苦還是苦的。每天精打細算手機的容量,遊戲不敢下,視頻不敢看,軟件不敢安,苦是真的苦。
林彥在心裏分析了一下個人電腦這個平台的優勢。首先,它上下兼容度特別大。甚至十年前的電腦,能運行十年後的軟件。不像家用遊戲機平台,會有明顯的換代。而又因為家用遊戲機需要控製成本的原因,下一代主機很可能不兼容上一代的遊戲。
以後也許會有一個個人電腦平台的大廠,在開發主機平台遊戲的時候,遇到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遊戲回爐幾次,終於做的滿意,快要發布的時候,猛然發現這代主機已經開始淘汰,新的主機開始上市了。
或許個人電腦上,他們跳票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八年都不是問題。但是,家用遊戲主機的生命周期,一共也就五年左右,跳票了那麼久,遊戲快要推出的時候,這代主機都要淘汰了。
林彥和高橋利幸他們交流完信息,就沒有遇到其它認識他的人,來過來和他打招呼了。千葉集團雖然算是電子遊戲行業裏的新兵,但是它的展台也在一樓。和電子遊戲聯盟和任地獄一起,作為這次“電子遊戲玩家大會”的核心展台。
它之所以能在這裏,別的原因不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出品的街機賣的好。遊戲素質過硬,加上與之匹配的銷售係統。雖然是一個後來者,但與電子遊戲聯盟和任地獄的差距,沒有拉大,而是在緩步的縮短。
如果,有不了解電子遊戲聯盟和千葉遊戲的人,看到兩家的展台,或許會以為這兩家是兄弟展台呢。
電子遊戲聯盟展出著《太空侵略者》,千葉遊戲擺著《太空侵略者二》。以此類推,許多經典的電子遊戲聯盟遊戲的續作,都在千葉遊戲的展台上擺著,而電子遊戲聯盟,反而缺席了這些作品。
這當然是因為林彥了。林彥當初是以遊戲內容入股電子遊戲聯盟,柿家是以銷售渠道,而東立則是以技術。
雖然林彥以版權內容入股了,但是合同上寫的僅僅是授權製造相應遊戲的主機。至於續作開發的版權,還在林彥手裏。林彥離開電子遊戲聯盟之後,他可以開發後續的遊戲,電子遊戲聯盟卻不能。他們隻能發布類似玩法的新遊戲,沒有權力開發遊戲的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