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顯然沒這麼樂觀了,他又不是林彥,知道這些人日後的成就。在他的眼裏,這些人在動畫行業裏名聲不顯,隻是些新人罷了。那些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可不是他隨便招招手就能找來的。
而且,他也不是很注意這塊,他隻是在滿足林彥的要求罷了。畢竟極其的現場製作了《炸彈人》,解決了他麵臨的問題。
投桃送李,林彥提出的要求,他當然要滿足。他把林彥交給他的策劃案,給這幫人之後,這個動畫製作小組,他也就不再多管了。
以現在電子遊戲街機和電子寵物機的銷量來說,東立遊戲部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一個動畫製作組,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現在的大學,還沒有動畫製作這個專業。所以,嚴格的說,這些人不是科班出身。投入到動畫行業中,也是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的影響。
事實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動畫產業,還真沒有什麼科班出身的人。最接近動畫製作的,大概就是那些漫畫師了。
可是,那些固定不動的漫畫,和動畫的差距,又哪是一點點。
他們接受的動畫啟蒙,除了美國好萊塢米高梅出品的《貓和老鼠》之外,再不就是一九六一年發行放映的《大鬧天宮》。
這部由中國上海美術製片廠所製作的動畫,在當時看來,尤為震撼人心。白石招募的這些人中,起碼有一半的人,是因為這部電影而進入動畫這個行業的。
林彥看到這份名單也就放心了,他並沒有去找這些人商量動畫該怎麼做。他是一個外行,就算是再先知先覺,看過多少動畫,也不可能指導一群真正的大內行去製作動畫。
林彥也沒有去要簽名啥的,一是他沒有追星族那樣的細胞,能夠為了一個不曾說過一句話的人死去活來。
對於他來說,作品是作品,作者是作者。雖然兩者之間有著很強的關聯,但是還是要分開來看。喜歡的是作品,為什麼要瘋狂的迷戀作者呢。愛屋及烏也沒有到這種程度吧。
林彥隻要等著《數碼寶貝》製作完成就好了,其餘的事情,他什麼都不用管,就像是古老的春晚小品中說的一樣,隻要靜靜等待,這邊放進去一頭豬,另一邊就會出豬肉罐頭。
至於具體的原理是什麼,他管呢。
於是,每天什麼事情都沒有的林彥,每天就很單純的吃飯,睡覺,虐虐夢裏人。
這樣渾渾噩噩的幾天,就到了期中測試了。
得益於年輕的身體,和這段時間辛苦的學習,林彥輕鬆的答完了一張張卷子。自我感覺良好,信心十足。
阪田幸就沒有他這樣美麗的心情態度了,他每考完一科,臉色便苦上一分。直到所有科目考完,他的臉估計已經可以熬成苦瓜湯喝了。
林彥估摸著,如果這時候阪田幸流下兩行不好好讀書的悔恨淚水,淌進嘴裏也是挺能敗火的。
看上去淒淒慘慘戚戚的阪田幸,完全沒了前些天炫耀章魚機時的眉飛色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