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二十萬大軍穿過丘陵山地進入夏國境內,一路逢州過縣向夏都普蒂城奔去。所過之處,夏國百姓紛紛夾道迎接。一時之間,秦王率軍入境協助抗敵的消息,像長著翅膀一樣四下傳播出去,大大激發了夏國民眾抵抗外敵入侵的激情,一些散居各處的夏國軍隊,也聞訊紛紛趕來與大秦軍隊會和。
幾天以後,大軍經過一路急行,來到距普蒂最近的一座城市——憑祥城附近。
此時,跟隨大秦軍在一起的夏國軍隊,已經聚集了二十萬人。
在這裏,大軍做了一次短暫的休整。呂雲瑞和秦朗將夏****的將領們召集在一起進行了協商,最後做出決定:二十萬夏****全部進入憑祥城,一方麵進行編整,以便統一指揮,形成戰力;另一方麵,則居城堅守,保證好大秦軍的供給,嚴防三國聯軍襲城。
雙方商定之後,夏****全部進駐憑祥城,不在跟隨大秦軍行動。大秦軍也在第二天一早,每人攜帶著七日的口糧和馬料,向著普蒂城方向疾速奔去。
當來到距普蒂城百裏之外時,就見前麵的道路被一座大營擋住,不遠處還有一支夏****在遊弋。
不等呂雲瑞派人前去聯係,那支夏****的隊伍裏就衝出兩匹戰馬,向著大秦軍迎頭駛來。
來人是夏國野狼騎士團的副官孟祥雲,這也是大秦軍入夏國以來遇到的第一支成軍團建製的軍隊。
據孟祥雲介紹,野狼騎士團是在兩天前到達的此地,發現道路已經被三國聯軍的營寨堵死,看寨中的旗號,知道裏麵駐有兩支騎兵團,三支步兵團。考慮到僅憑野狼騎士團的三萬來人很難打破營寨,甚至可能被吃掉,繞行又恐被敵軍切斷後路。因此,野狼騎士團一直在附近徘徊,等待著其他援軍的到來。
呂雲瑞命令大軍後退三十裏駐紮,建立營寨,嚴防敵軍襲擾,自己則陪同秦朗一起去了野狼騎士團的臨時營地。
聞聽秦王到來,野狼騎士團的士兵們自發地列隊相迎,軍團長李凱芳也率幾位中隊長從簡易營帳中出來迎接,並仍以國內見王爺時的大禮參拜,絲毫不以秦地與夏國王室有怨為念。由此也可看出,秦王在夏****中的威望如何!
大家在帳中坐定,對當前的局勢進行了研究,一致認為:若想向京城進兵,就必須擊破前麵攔路的聯合軍。否則的話,後勤線路不暢不說,還很可能被對方前後夾擊。那樣的話,京城援救不成,自身能否保全都會是問題!
雖然大家就擊破攔路軍的態度一致,但在如何擊破這個問題上卻發生了爭執。
野狼騎士團的軍官們認為,三國聯軍龜縮在大營不出,現在大軍雲集,已經有足夠的力量攻取敵方大營。應該集中兩軍的所有兵力,利用騎兵的優勢,硬性突破對方的營柵,全力擊垮對方的陣線。
呂雲瑞則認為,敵營前挖有溝塹,會限製騎兵的機動,硬性衝營必會帶來較大的傷損,還不一定能擊破敵營。應該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能力,引蛇出洞,在平原上運動著消滅敵軍。
雙方幾經商討,最後決定:由大秦軍率先發起對敵軍的攻擊,利用弓箭射程上的優勢,逼使敵軍出營決戰,先在平原上耗去敵軍的有生力量,然後再攻取大營。野狼騎士團前期隻做旁觀,隨大秦軍共同進退,後期再投入戰場。
計議已定,雙方立刻行動起來。野狼騎士團馬上收拾起來,全部投到大秦新建營地。而呂雲瑞和秦朗則先行回去部署戰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