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柳林鎮(1 / 2)

“皓軒皓軒,你跑慢點,可別摔著了。”一個乞丐模樣的身影一瘸一拐的跟在一個看上去有四歲左右的孩子,生怕這孩子走丟了似的。

“爹爹,快看,前麵好多人呢”,孩子扭頭向後麵的人影開口說道。後邊的人影樂嗬嗬的笑了笑。

乞丐名叫林越,四十餘歲,中等個頭,單薄的身軀好似一陣風都能刮倒似的,左臉上有一顆黑痣,蓬頭亂發,留著一抹亂糟糟胡子,老家是北方人,二十餘年前的一場大洪災淹死了不少人,林越便跟隨家人一路南下,本想投靠在南方做小買賣的親戚,誰料路上遇到一幫土匪,其父母和幾個家丁拚了性命的阻擋之下,林越才能逃得一命,一路逃到了這個鎮子上,因腿傷沒及時處理好,就成了這個瘸子模樣。在柳林鎮以乞討為生。

四年前的一個傍晚回到以往住的破廟中時,聽到了孩子的啼哭聲,隨即四處張望,發現了這麼一個疑似三個月左右的男嬰。脖子上掛著一個玉葫蘆。一看就是哪家人遺棄的嬰兒。用一件棉襖裹著,想必是肚子餓了,哭叫個不停。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林越看個不停。

本來就老實憨厚的林越,見這孩子是個棄嬰,便收養了這個孩子,並用平時乞討攢下來的幾個銅板請街邊的帶書先生給孩子起了這名“林浩軒”。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四年來這個從天而降的孩子成為了林越的依靠,原本寡言少語對他,臉上時常掛著樂嗬嗬笑容。。

林越也不知道孩子的生辰,就以他發現孩子的日子定做孩子的生辰八字,孩子打小就乖巧懂事,每當孩子滿周歲時,林越都會買上幾個香噴噴的包子就當做是給孩子過歲。

柳林鎮是這裏的一個古鎮,之所以有這個名字,是有個橫穿鎮子的一條河,河岸兩邊各有一排柳樹,足有水桶般粗,也不知是什麼年間栽種在這裏的,夏天的時候人們總喜歡傍晚在柳樹下乘涼聊聊家長裏短。孩童們就在河邊嬉戲玩耍。

柳林鎮不遠處翻過兩座大山就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和柳林鎮隔海相望的地方一個葫蘆島。海島宛如一個巨大的葫蘆平躺在大海裏,葫蘆島這個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老人們常說葫蘆島上可是有神仙居住的。但是從來沒有人能到達過葫蘆島,年輕一輩的人從小就聽老人們將這些長大的,自此也有過不少人前去尋找。想去見見神仙,但從來沒有人回來過。也不隻是葬身大海,還是另有意外。總之沒有人能活著回來的。也不知那些老人們是如何知道這些的,還隻是瞎編出來哄小孩子的。

“爹爹,你看。那裏有人打架”。孩童一手指著前麵人群,回頭對林越說道。林越隨即望去,原來是一幫賣藝的武者。小孩長得極為可愛。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白嫩的臉上掛著童年的笑容。唯一不堪的就是穿得衣服破破爛爛,補丁上的補丁都不知道落了幾層。林越也不知道哪裏找來的刀子。就給小皓軒剔了個光頭。

父子兩也湊了上去,前麵的人一人破口罵了起來“你個叫花子也來看熱鬧,滾開。”隨即一腳將林越踹倒在地。林浩軒矮小的身軀站在那裏,急的哭了起來,林越急忙爬起來,安慰了幾句,抬手摸了摸小皓軒的光頭。旁邊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父子倆隻能站遠一點,林越一手抱起孩童,一手拄著一根擀麵杖般粗細的樹枝當做拐杖。

“看到了嗎”?

“看到了,那個大叔好厲害,哈哈”不一會又傳來了孩童的笑聲,小孩就是高興了笑,生氣了哭,天真無暇。卻給林越帶來了不少快樂。有時也會把林越氣到跳腳。不過這並不影響父子兩的生活。

傍晚,父子倆回到破廟中,孩童嬉戲了一整天,躺倒茅草鋪成的褥子上,一會就睡著了,臉上還露著孩童年幼的笑容。林越看著睡著的孩子,臉上不禁露出了淺淺的笑容。

這幾年來每次林越每次去乞討的時候,每次都要帶上小皓軒,從來不把他一個人留在破廟中,生怕孩子有個什麼閃失。

林越也依著身子斜靠在孩子的身邊,生怕孩子突然醒來找不找他一樣。不一會臉上又露出了沉思之色。

自己一生乞討度日,無依無靠,如今有了這個孩子,他可不想讓孩子一輩子更這他乞討受苦。過著流浪般的日子。

想到這裏,林躍不經歎了口氣。。。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一個乞丐又如何讓這個孩子出人頭地。皓軒都四歲了,連個玩伴都沒有,平日帶他出去乞討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三五成群的一起嬉戲玩耍,林浩軒每次都露出向往的神色,林越看在眼裏卻苦在心頭,他又能怎樣。隻會被那些人丟石子,辱罵林浩軒是乞丐的兒子。想著想著,林越的臉上掛滿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