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靜下來計劃,行動才能快起來(3)(1 / 3)

後來,他回到自己的祖國,突然發現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閱讀他寫的故事了。他仿佛是一位老人,看到孩子們在聆聽他講述的故事之後,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心裏綻放著高興的花朵。此刻,他感到無比幸福。

30歲時,他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出版,又一次廣受好評和歡迎。34歲時,他自認為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心花,花兒托起他終生創作的動力和源泉、目標和夢想。於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名字響徹整個世界,深得世界各國兒童的崇尚和喜愛,經久不衰,成為經典著作。他的一生共創作出童話故事168篇。去世後,他被稱為"現代童話之父"、"世界童話之王"和"丹麥童話大師"。

人世間的花朵,經過輝煌的歲月,終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人心中的花朵,無論經過多少春秋,都會一直挺立著,綻放著屬於它自己的美麗和妖嬈。心花的耀眼光芒可以穿透人心,默默淨化著心靈深處隱藏著的黑暗與邪惡,映射著這顆心的光明與快樂。請給你的心花澆水,讓它無憂無慮地生長,開出世界上最優雅、最純淨、最美麗、最耀眼的花朵,成為你邁向成功路上的一抹最美麗的風景。

退一步,繞一圈,成功路上天地寬

會計劃的人,並不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時,寧肯後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遇事隻要退一步去想、去做,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峰回路轉,更會讓你擺脫"水窮水盡"的困境,避免自己成為籠中鳥的悲哀。所以,想成為在人生戰局中留存到最後的幸運兒,還是別讓意氣亂了自己的陣腳!隻有先退幾步,方能大踏步前進!

(1)退一步,爭先恐後最愚昧

人生在世,許多時候要學會退讓,紛繁複雜的社會,如同煙波浩渺的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有的地方隱藏著暗礁,有的地方彌漫著迷霧,小小的我們,好比汪洋中的一葉孤帆,學會進退有餘,才能到達輝煌的彼岸。生活告誡我們:處處挑剔、事事計較者,哪怕你壯誌淩雲,聰明絕頂,也可能落得失敗的後果。為了絢麗的人生,我們需要審時度勢,懂得進退之理,方可走近成功。

詹姆斯深深地記得他讀大學時的一件事情: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他準備去大禮堂聽一位著名教授的講座。由於被瑣事羈絆,等他趕到大禮堂時,大禮堂裏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都已經被別人占去了,而中間和後麵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還是空蕩蕩的一片,除了最後一排中間座位上有一位同學之外,其餘的座位都空著。

時間到了下午三點,講座馬上要開始了,教授卻站起來,徑直走下講台,來到大禮堂最後麵一排的座位上,指著座位中間的那個同學說:"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講座之前,請允許我向這位同學致敬。"說著,教授向那位同學鞠了一躬。大禮堂裏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在等待著教授的解釋,因為這一鞠躬太讓人費解了。教授站回講台,看了看大家,緩緩地說:"我之所以向這位同學鞠躬,是因為他選擇坐最後一排座位的行為,讓我充滿敬意。"

大禮堂裏立刻變得騷動起來,大家低聲議論:"這是為什麼啊?坐最後一排怎麼了?坐最後一排就光榮嗎?為什麼啊?真奇怪!"教授繼續慢條斯理地說:"我今天是第一個來大禮堂的,在你們入場時,我發現,許多先到的同學,一進來就搶占了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在他們看來,那一定是最好的位置了,好進好出,而且離講台也近,聽得也最清楚。隻有這位同學來的時候,當時靠前和兩邊的位置還有很多,可是他卻徑直走到大禮堂的最後麵,而且是坐在最中間。這位同學把好的位置留給了別人,自己卻寧願坐最差的位置。"

"哦,這樣啊!舍己為人,值得表揚!可是,這樣會很麻煩的!"台下有人小聲說。教授似乎聽到了,他微微一笑,道:"我繼續觀察後發現:先前那些搶占了他們認為是好位置的同學,其實備受其苦,因為座位前後排之間的距離小,每一個後來者往裏麵進時,靠邊的同學都不得不起立一次,這樣才能讓後來者進去。我統計了一下,在半個小時之內,那些搶占了好座位的同學,竟然為他們隻想著自己的行為,付出了起立十多次的代價。而那位坐在後排中間的同學,卻一直安靜地看著自己的書,沒人打擾。"

教授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向大禮堂四周看了一遍,然後望著大家,繼續說:"同學們,請記住吧:退一步,可圓可方天地寬!當你心中隻有你自己時,當你總是跟人爭搶一些利益時,其實你也把麻煩和困惑留給了自己;當你心中想著他人時,當你在為人處世中懂得退讓時,其實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方便了你!退一步,把心放寬,後麵的路就會好走一些!"

大家都被這位教授用如此獨特的方法講授人生哲理而折服,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掌聲深深地印在了詹姆斯的記憶裏,從此以後,他的人生字典裏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爭先恐後"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