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靜下來思考,扭轉人生不隻是傳說(2)(1 / 3)

曾經有人向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詢問做出成功雕塑的秘訣,大師的回答是:"減去多餘部分。"印度詩人泰戈爾也曾說過:"鳥的翅膀一旦係上了黃金,就永遠也不能飛騰起來。"其實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在現實生活中,聰明人做的是減法。人生如釀酒,將無味的東西減去,雖然量會少,但是味道卻會變得醇厚。讓自己學會做減法,便可以收獲輕鬆與自在。留下值得堅持的美好,減掉可以放棄的欲望,你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美國有一個名叫吉姆·特納的企業家,他40歲時繼承了著名的萊斯勒石油公司,當時,他身邊的很多人都以為新上任的總裁會大幹一番,讓公司的規模與業績呈現遞增趨勢,也就是為公司做加法。可令大家詫異的是,他卻做起了減法:他首先組建起一個評估團,對公司資產做了全麵盤點,然後以50年作為一個周期,在資財總和中先減去自己和全家所需、社會應承擔的費用,再減去應付的銀行利息、公司剛性支出、生產投資等等,待一切評估做完後,那個價值30億美元的公司隻剩下8000萬美元的資產。然後,他把這筆錢用到了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地方,先拿出3000萬為家鄉建起一所大學,餘下的5000萬則全部捐給了美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他的這一連串的舉動讓人們深感疑惑,麵對公眾的質疑,他做出了這樣坦然而有力的解釋:"這筆錢對我已沒有實質意義,減去它就是減去了我生命中的負擔。"

後來,太平洋海嘯給他的公司造成一億多美元損失,他卻一笑而過:"縱然減去一億美元,我還是比你們富有十倍,我就有多於你們十倍的快樂。"再後來,他的一個孩子在車禍中不幸身亡,他卻自我安慰:"我有五個孩子,減去一個痛苦,還有四個幸福。"直到他85歲的時候悄然離世,仍然沒有忘記為自己的減法人生做出一個完美的總結,他的墓碑上留下這樣一行字:"我最欣慰的是用好了人生的減法!"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富足。的確,幸福是一種內心的真實體驗和感受,它不能等同於價值連城的豪華別墅,不能等同於令人炫目的珠寶鑽石,也不能等同於各大銀行裏的巨額存款。試想一下:如果你擁有汽車豪宅,但是卻沒有真心相愛的人與之相伴;如果你擁有充足的物質享受,內心卻時常感到空虛和無聊;如果你總是得到周圍人們的誇讚與豔羨,但是身邊卻沒有一位真誠相待的真心朋友……那麼,當你靜下心來盤點自己所擁有的幸福與快樂時,卻感到自己沒有半點幸福可言,那將是多麼的悲哀啊!在我們的一生中,真正的幸福與快樂並不在於你的手中擁有多少外在的物質,而在於你的內心能容納多少高貴而美妙的思想,獲得幸福與快樂的關鍵並不是去無休止地奢求什麼,而是在適當的時候懂得削減你的欲望,成就輕鬆快樂的減法人生。

想得通就想,想不通就過

生活中,誰也離不開想象。但是,想問題是要想那些對自己的生活有積極意義的事情,而不是把什麼都放在心上,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對那些想不通的問題的苦苦糾纏,那樣就會讓思考成為人們內心的負擔,讓自己陷入對那些痛苦和煩惱的無休止的思考中,這是一種十分愚昧的事情。

(1)想不通,那就順其自然

世界上所有的正常人從小都有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意識。有的人思考過太陽為什麼總下到山的那一邊,月亮為什麼在太陽落下之後才升起;有的人思考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葉子為什麼那樣綠;有的人思考過為什麼快樂總是屬於別人的,為什麼別人的幸福總是比自己的多……人生中有很多讓人思考的地方,也有很多想了卻想不通的事情。其實,想不通不妨順其自然,不要被那些想不通的事情牽絆住你前行的腳步。

想不通,就不要再想了,想不通的問題就讓它過去,放過它,你的心情也放鬆了。否則,一個讓你內心糾結的問題,就會越想越不通,到最後隻能把自己逼到死角,整個人就變得空洞了。因為在死角裏麵,什麼都看不見,那些日月星辰,風雪雨露,鳥語花香,蜂舞蝶忙都被你一再地忽視,而你,隻看到困著自己的那麵煩惱的心牆,什麼東西也放不進去,什麼也充實不了你的心。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跟自己的人生過不去,明明想了也是白想的事情,還在不斷地糾纏,於是也就讓自己在執迷不悟中越陷越深。殊不知,如果人每天都想得很多,那麼隻能給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的煩惱與壓抑,不想固然不行,但想多了就會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