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靜下來思考,扭轉人生不隻是傳說(1)(2 / 3)

當我們像大多數人一樣,隨波逐流、盲目跟風,看大多數人在做什麼自己也做什麼,看人潮向著哪個方向洶湧我們便也向哪個方向走,這樣永遠無法取得突破。多動一下自己的腦筋,多問自己一句:"還有沒有大家沒有做的事情?"然後另辟蹊徑,在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做出自己的驚人之舉。因此,想要提高自己生命的價值,想要實現自己人生的理想,必須學會適時地思考,這會讓我們從錯誤的道路上折回,看到通往成功的真正的路途。

別讓過往成為生命中的陰霾

我們的一生中,難免會發生一些讓我們始料未及的事情,或者造成一些難以彌補的失誤,這些不幸的過往可能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成為迷漫在我們心靈之上的陰霾,久久揮之不去。但是,我們應該往前看,無論是怎樣的原因導致的失誤,如果它已經成為過去,我們就要學會放下,不要與過去的失誤得失計較,計較多了,你不但不會因此而得到什麼,反而會因此錯過更多的美景。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緊緊地抓住過去的失誤不放,一直為以前的過失耿耿於懷,就無法用良好的心態麵對明天的生活,也不會有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情。我們隻有忘記以前的那些悲傷過往,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快馬加鞭,輕鬆地馳騁。

(1)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

沒有誰會注定一帆風順,也沒有人注定一生潦倒,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即使失足了也並不意味著天就要塌下來了。隻要你敢於正視失足,它就可以使你學到並深刻體驗到許多真知灼見,並使你對此難以忘懷。失足還可以使你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與局限,了解自己是否成熟。所以,不要恐懼失足,它帶給你的會比成功帶來的更多。麵對失足一定要有個良好的心態,要勇於正視失足,找出失足的真正原因,並改正它,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同時還要樹立重獲新生的信心。隻有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從失足的泥潭中掙紮出來,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不聽大臣範蠡的勸諫,堅持要發兵攻打吳國,結果在夫椒一戰中大敗,並且被押往吳國為吳王養馬三年,這是勾踐為當初的魯莽衝動付出的慘痛代價。然而,他在回到越國之後,時刻不忘在吳國受辱的情景,於是在自己的屋裏掛了一隻苦膽,每頓飯都要嚐嚐苦味,提醒自己要報仇雪恨。從此,他和妻子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種,發展生產。在這段時間裏,勾踐夫妻生活簡樸,不吃有肉的飯菜,不穿華麗的衣服,禮賢下士,厚待賓客,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奮發圖強,讓越國的國力漸漸恢複起來。後來,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接著,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他是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越王勾踐的例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刻的啟示。在麵對失足的時候,究竟是選擇逃避、哀歎、埋怨命運的不公,還是在心中暗暗樹立一種不滅的信念,靠自信和勇氣讓一切從頭再來?失足既可以成為埋葬信心的墳墓,也可以成為"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起點。失足並不代表著失敗,隻表明成功或許需要變換一下方向;失足也並不意味著你浪費了時間和生命,不過表明你有理由重新開始。

失足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它令人悲傷。但真正悲哀的是失足之後的束手無策,是失足後仍然不能警醒。當你出現失足的情況時,要及時改正,否則失足就永遠隻是失足,而絕不能轉化為成功。失足並不可怕,跌倒了再爬起來就是了。但是,怕的就是被失足打倒,從此一蹶不振,在失足中越發沉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而出現驚弓之鳥、杯弓蛇影的現象,造成更大的失誤與過錯。

(2)過往連接未來,過失成就機遇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是在過失發生後要多自責多難過,而是在過失發生後要找到原因,並且從中接受教訓,從中受到啟發,避免以後再有同樣的情況出現。如果在過失麵前隻會痛哭流涕,隻會一味地自責悔恨或是推卸責任,那過失對他來說沒有一點意義,反而會成為他心裏的一個陰影。

在某家大型企業,有一位很有能力的高級職員,因為一時的疏忽,給公司造成了300萬元的巨額損失。這位高級職員因此而寢食難安,他料想一場暴風雨馬上就會劈頭蓋臉地砸在他的腦袋上,他甚至已經做好了被炒魷魚的準備。很多人都建議將他撤職或開除,但是董事長並沒有這麼決定,隻是把他調到了另一個同等職位的部門。所有人包括這位職員在內,都傻了眼。他來到董事長辦公室,問:"為什麼不將我開除,至少降職或撤職處分?"董事長笑著說:"要是那樣做的話,豈不是在你身上白白花了300萬元的學費?既然學費已經交過了,那你就認真地從中學習經驗吧。"這位高級職員聽後非常感動,並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把過失當成是對自己的鞭策和進步的動力,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果然,從此之後,他改掉了以前或多或少存在的疏忽大意的毛病,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嚴謹慎重,不但沒有再發生過失誤,還發現了很多改良技術的方法,為公司贏得了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