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信任激勵,充分激發員工責任感(2)(1 / 3)

在這方麵,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做得就非常出色。

微軟早期主要由軟件開發人員組成,強調獨立性和思想性,因此,賦予每個人最大的發展機會是微軟的特點。由於微軟的高標準用人政策,因此人員素質都非常高,彼此激發,使得整個團體的表現都非常好。蓋茨非常願意給予員工充分的空間,發揮他們的最大作用和潛能。

許多公司常發生下列狀況,當搬到一間新的大樓時,為了安全起見,公司要求每個人配 帶徽章,然後,有一天在布告欄裏就會看到洋洋灑灑的一大堆規定,公司似乎把員工當成低能兒或準囚犯,難怪員工會大感憤怒。這些公司似乎相信隻要立下各種規範和條例,就可使最笨的人也不會犯錯,同時使所有人都有所遵循,這種防弊重於興利的方式處處可見。

但蓋茨從來不這樣做,而是把煩事簡化,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員工都很聰明,應該信任員工,讓員工自行做決策,如果有員工不守法,它會單獨針對這個員工處理,而不是把所有員工都一視同仁。

蓋茨管理的一個獨到之處是充分相信自己的員工。這與微軟特殊的曆史、文化有關。微軟的員工對他們進行的工作有權做任何決定,因此他們的決策非常迅速,同時每當他們要提出一項建議時,也必須提出其他適合的替代方案,並列舉優缺點。這樣做的用意是要訓練員工的思考能力,如果事先都將可能的狀況和問題考慮過了,當原方案失敗時,就可立即采取替代方案,不會措手不及。

微軟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為結果、承諾和質量負責”。每個員工在工作中都應製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並為該目標負責,如果達到目標,就可以接受公司的褒獎,如果沒能完成目標,就應當接受相應的懲罰。在微軟,員工在開發產品上都有一種永不知足的精神,他們總是覺得產品還有可改進的地方,不能隻滿足於“足夠好”,而必須達到“非常好”,這也是微軟能始終保持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微軟研究院,微軟從不規定研究人員的研究期限,隻是對開發產品的技術人員規定了期限。“真正的研究是無法限定期限的,因為都是一些未知的東西,但開發必須有期限,這是研究與開發的最根本的區別。但是,我如果花了兩年時間還沒有研究出結果的話,我就會認為這個題目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題目,我往往會放棄它。”

擔任微軟首席技術官的巴特對蓋茨在員工信任方麵的做法頗有感觸。他在蓋茨親自出馬麵試下進入微軟公司,得到了相當寬鬆的工作環境。之後,除了蓋茨有時向他請教一些問題外,幾乎沒有別的人來打擾他。“微軟也不給我派什麼任務,也不規定研究的期限,我可以一門心思地鑽研一些我感興趣的問題。有時,蓋茨來問我一些很難解答的問題,比如大型存儲量的服務器的整體架構應該是怎樣的?像這一類的問題我一般都不能馬上回答,而要在一兩個月之後才能給答複,因為我要整理一下材料和思路。”

在這種充分的信任下,巴特既不需要從事繁重的產品開發工作,也不需要進行煩瑣的行政管理工作,隻是安安心心從事自己喜愛的科學研究就可以了。大多數時間他都待在微軟研究院裏,即使幾個月、一兩年都沒有研究成果,但他的薪金和股份並不會受到影響。在這種寬鬆的工作氛圍召喚下,謝利、巴爾默、西蒙伊、萊特溫……相當一批英才聚集到了微軟的大旗下,圍繞在蓋茨的身邊。“這都是些重量級的思想家。”蓋茨頗為自豪地對人宣稱。

當然這種信任換來的並非是員工的碌碌無為,因為員工們有了足夠的空間及自由去發展自己的才能, 追求自己的夢想,其成效反而更大。同樣以巴特為例,在加入微軟的最初4年,他就研究出六項重大成果,其中電子郵件的加密軟件程序在外界的影響很大。

同時,蓋茨還注重吸收員工參與管理,及時聽取一線員工的聲音,使得企業一線的員工也能在微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參與意見,避免了由於決策的高度集權而造成對市場反應的遲鈍。有了最先了解市場的變化的一線員工的積極參與,即使在過度飽和的市場上,微軟這頭“大象”也能翩翩起舞。

當公司有重大的策略調整和重要事件發生時,蓋茨和鮑爾默除了征求高級經理的意見外,還會通過電子郵件來和全體員工溝通,他們在總部舉行的相關會議也會在網上直播,全球的員工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參與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