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補腎的六味地黃丸
服用禁忌
1六味地黃丸是治療腎陰虛的中成藥,腎陽虛的患者應避免服用,否則病情會加重。
2脾胃不好的腎陰虛患者不宜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因為服用後會影響消化功能。
3腎陰虛患者感冒發燒或者腹瀉的,不宜服用此藥,否則,極易使病情加重,最好等病愈後再服用此藥。
4痰多,並伴有咳嗽的腎陰虛患者也不宜服用。
主要成分
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
養腎功效
六味地黃丸有滋補腎陰、抗衰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改善腎功能等功效,它能排出體內尿素,改善人體排泄功能,從而避免人體存積過多尿素。同時,它還能有效改善男子性功能,治療性腺功能障礙,促進性激素分泌,提高精子的質量。
對症養腎
用於治療腎陰虧捐、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腎陰虛症狀。
滋養腎髒的杞菊地黃丸
服用禁忌
1感冒發熱者不宜服用杞菊地黃丸,否則病情會加重;高血壓、心髒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服藥期間忌食酸性、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主要成分
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製)、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養腎功效
杞菊地黃丸是滋補類藥物,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枸杞子可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菊花善清利頭目,宣散肝經之熱。二者與六味地黃丸合用,有滋陰補腎、養肝明目的作用。
對症養腎
用於治療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兩目昏花、視物模糊等症。
滋腎養肺的麥味地黃丸
服用禁忌
1感冒發熱者不宜服用麥味地黃丸,否則病情會加重;高血壓、心髒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主要成分
麥冬、五味子、熟地黃、山茱萸(製)、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養腎功效
麥味地黃丸又名八仙長壽丸,源於明代醫學家龔廷賢的《壽世保元》。麥味地黃丸屬於補益劑,它是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加上麥冬、五味子而成。麥冬可清養肺陰,解熱除煩,滋養強壯;五味子可滋腎、斂收肺氣。二者與六味地黃丸合用,有滋腎養肺之功效。
對症養腎
用於治療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幹咳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消渴等症。
養腎清熱的知柏地黃丸
服用禁忌
1知柏地黃丸的作用是補腎陰兼清熱,是涼性的,感冒風寒未除之前,不宜服用涼寒之藥,否則會加重病情。
2有怕冷、手足涼、喜熱飲表現的虛寒性病症患者不宜用知柏地黃丸。
3因為陰虛是本,火旺是標,所以知柏地黃丸隻能暫用,虛熱症狀消失後應改用六味地黃丸。
主要成分
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製)、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養腎功效
知柏地黃丸源於明代醫學家張景嶽的《景嶽全書》,原名為滋味八味丸,是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上知母和黃柏而成。知母可清熱瀉火,生津潤燥;黃柏可清熱燥濕,瀉火除蒸。二者與六味地黃丸合用,加強了滋陰補腎、清熱降火的作用。
對症養腎
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幹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甲亢、糖尿病等症。
滋補腎陰虛的左歸丸
服用禁忌
1脾虛泄瀉者慎用左歸丸,因為左歸丸中的藥物以陰柔滋潤為主,久服常服,容易滯脾礙胃。
2感冒期間不宜服用,因為左歸丸是補藥,補藥不利於感冒治療。
3服藥期間忌食油膩食物。
主要成分
熟地黃、山藥、山茱萸、龜板膠、鹿角膠、枸杞子、菟絲子、牛膝。
養腎功效
左歸丸源於明代醫學家張景嶽的《景嶽全書》,其中熟地滋腎填精;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精;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汗;龜、鹿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精髓;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菟絲子、牛膝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8味合用,有滋陰補腎,益精養血之功效。
對症養腎
用於治療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泄以及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老年性癡呆、慢性腎炎、腰肌勞損、不孕症等腎陰不足,精髓虧虛者。
溫補腎陽的右歸丸
服用禁忌
1有濕熱或實熱者,如舌苔厚膩、小便黃赤者,不宜服用右歸丸。
2服用此藥期間不宜食用生冷食物。
主要成分
附子、肉桂、鹿角膠、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山藥、杜仲、菟絲子、當歸。
養腎功效
右歸丸源於明代醫學家張景嶽的《景嶽全書》,是由金匱腎氣丸減去澤瀉、茯苓、丹皮,再加鹿角膠、菟絲子、杜仲、枸杞子、當歸而成,增加了溫補的作用,使藥效更能專於溫補。諸藥合用,有溫補腎陽,填精止遺之功效。
對症養腎
用於治療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陽痿遺精、腰膝酸軟、疲憊乏力、尿頻尿急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