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上古混沌初開前,天地本是一體。巨神盤古孕生其中,在他醒來看到眼前迷茫一片時,不禁大怒非常,於是揮動手中神斧創世開天,但是這番驚天動地之舉卻將他的仙壽消耗漸盡,直到最後他力竭而死。在他肉身寂滅之後,他的血肉之軀羽化為天地萬物,手中所持上古玄兵神器“九環破天裂地斧”便隕落在凡間神州沃土之上。雖然整個斧身隱沒土中,但其尾部墜飾“玄陽九環”卻顯露地表。曆經九萬三千七百年的寒暑交替`風雨往來終於化成仙山一座,後世名曰:九環山。
九環山因其是上古玄兵神器幻化而來,故形如九環,環環相扣。峰巒疊嶂,鬱鬱蔥蔥。遠遠望去其山勢自東而西,蜿蜒起伏連綿千裏而不絕。除去山中“九曲蓮花洞”“射月台”等諸般自然造化的仙境美景之外,更有一處無名之水傍山而行,九曲西去,所另九環山更加秀美異常。然而九環山之所以能傲視天下,名揚九州靠的卻不是這些尋凡景色,而是其山中九峰之首熾陽峰上的一塊七色仙石。
原來九環山群峰林立,按上古遺說共分為九峰,其名分別為:覽月峰,觀雲峰,棲霞峰,摘星峰,熾陽峰,拜壽峰,神劍峰,仙鼎峰,穿雲峰。而在此九峰之中最受世人推崇的便是位居九峰之中的熾陽峰。
熾陽峰,峰高二萬七千丈,穿雲海而達九霄,覽眾峰於其腳下。當真是孤峰獨秀,傲笑群山。自古以來便有“擎天第一柱的美稱。在其峰頂正中諸般奇花異草之上,赫然矗立著一塊通體閃耀七色光芒的上古仙石。而那仙石上所刻的數行梵文天書便是備受九道三界眾生無比敬崇的“至尊大聖破荒三界令。正是此令讓九環山名揚天下得冠“仙山”美譽。
據《上古天神誌—搜神》所載,此令乃是開天巨神盤古大聖的精魂轉世所留。盤古開天之後,雖然肉身寂滅,但是其神魂靈魄卻修成正果,曆劫十萬八千年轉世為天外天玉皇聖神殿正神之一。封名曰為“開天大聖”。
開天大聖眼見世間茫茫九道,往來爭殺,哀鴻遍野,心中自是難過非常。於是請旨玉皇大帝,取玄陽神宮七色仙石下凡,以止九道三界生靈之苦。那七色仙石乃是上古玄天第一神石,因其有驅魔正邪,平爭止戈,提升修真之人法力強度的玄奇能力,遂被玉皇大帝放置於天外天第一神宮玄陽宮中,非是天界大典從不輕易動取。視為天界第一寶物。但是今天忽聞開天大聖居然欲請此寶滴落到凡間去,心中自是十分的不滿。但盤古並非尋常修真得道的小神,不好直接怒色斥責,便婉傳神諭道:“九道三界往來輪回,殺戮紛爭自有天理命數。汝身為玄天正神隻須修真求精才好。切不可以凡婦之慈悲枉破天機命理,七色神石乃玄天神物,滴落人間豈不可惜?望汝莫在提此非分之求!開天大聖雖是數次力爭,卻怎奈玉帝心意以決,不為所動,隻好黯然退去。
時至王母萬年天壽,群仙共赴蟠桃大會,開天大聖假借酒醉之名離席而去,悄然前往玄陽宮,略施小法暈倒守門天兵仙童,盜走玄陽七色仙石,同時將玄陽宮天殊閣藏經寶箱中三冊天書一並拿走,仙降九環山熾陽峰頂。
開天大聖將那七色仙石幻化成碑,按天地諸般生靈的特性將其重新列分為“新三界”。其名分別為:神界仙族,靈界人族,魔界妖族。再按玄天修真法力強弱將三界中悟道求真者分為九道,其名分別為:玄天道,中天道,行天道,仙靈道,修靈道,生靈道,聖魔道,驅魔道,成魔道九道輪回。並以“止足金剛咒”畫天符為結界封引,定製三界九道各自的生息地界。三界中非成大道真仙者越步天符半步,頃刻便會原神寂滅,化為烏有。同時開天大聖傳音三界眾生曰:我於九道三界交彙處,九環山熾陽峰頂,立止足金剛結界碑。碑文所載為破荒三界令。凡我九道眾生當以此碑為界,各歸本處,止戰休爭,以求萬世相安,生靈得息。如有不尊此令者必遭五雷轟頂,血雨洗身,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