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夏146年,匈奴見中原內亂,調集十萬兵馬犯邊。戍邊將士習慣了悠閑,疏於操練,宮中又為爭奪皇位失去了主心骨,便不堪一擊節節敗退。不幾日,匈奴的前鋒已經到了桃柳莊的山下,緊接著單於的大營安紮在桃柳莊下。匈奴將士一路向東攻陷朝廷三十二個大小城池,邊關告急。
由於匈奴的入侵,朝廷的緊張氣氛稍微緩解了一些,人們紛紛將視野集中到護衛江山社稷上。
四王子趁機赴宮中向大王子索要兵權,以便節製天下兵馬抗擊匈奴。
“皇上”四王子說:“如今匈奴犯邊,邊境百姓苦不堪言,請皇上讓臣節製天下兵馬抗擊匈奴,保我江山社稷無憂。”
“抗擊匈奴非同小可,四弟,朕以為應該召集列為臣工同議。”
“這還有什麼好議的,匈奴已經突破了戍邊大營,如果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他們用不了多久就會抵達京城,到那時皇上可要成為千古罪人了。”
“四弟,匈奴與我有好些年不動幹戈,朕以為這其中必然有些誤會,我們如果出征匈奴將勞民傷財,朕看不如與匈奴通過談判來解決爭端。”
“哼···皇上····不動幹戈不代表會永遠的太平。匈奴大兵壓境,戍邊大營潰不成軍,現在談判我們隻有求饒的份,到那時就不是簡單的勞民傷財了,我看皇上是要置江山社稷於不顧,臣擔心列祖列宗和滿朝文武會降罪與皇上····”四王子說完甩袖走了出去。
大王子在四王子走後坐立不安,他估摸四王子已經出宮便急急忙忙的向太後宮中走去。
太後自從四王子軟禁他們母子後便一病不起,她躺在床上,已經不能起身。皇上辭退了伺候太後的丫鬟,坐在床邊拉著太後的手。
太後微微睜開雙眼,奄奄一息的說:“我··兒····你····你··又遇到···難事···了?”
“母後”大王子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匈奴犯邊,四弟想要兵權節製天下兵馬抗擊匈奴。”
“不給。”太後用力咬著牙齒說。
“不給?···母後···兒臣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兒臣很矛盾。現在外患迫在眉睫,如果再不抗擊匈奴隻怕社稷要受到動搖,如果把兵權給了四弟,兒臣又擔心保不住皇位。”皇上猶豫著說。
“難道···就沒有可以力挽狂瀾的將軍嘛···”太後瞪著眼珠望著大王子。
“將軍中性情軟弱見利忘義的已經被四弟收買了去,威武不屈效忠朝廷的都被抓了起來····”
“那麼何為那?”
“四弟將皇宮圍得水泄不通,兒臣也不知道何愛卿怎麼樣了?”
“荒謬···啊···”太後氣的滿臉通紅,渾身抽搐。
“母後···母後···來人啊····”
一番忙碌的搶救,太後終於緩過神來,皇上擔心太後再度生氣,便回去了。
這一天八王子也是很忙碌,他一整天都在院子裏盯著籠子裏那隻畫眉鳥看,直到夕陽西下。秦萬天走了進來,後麵跟著祝丙辰、馬三信、董世寬和袁紹魁。
“都準備好了嗎?”八王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畫眉鳥問。
“準備好了。”秦萬天說。
“去吧。”八王子輕輕地說了一聲。
等到秦萬天、祝丙辰、馬三信、董世寬、袁紹魁走出去後,八王子摸著鳥籠,自言自語道:“你長大了,是該去你該去的地方了····”
他慢慢地打開鳥籠,鳥兒在籠裏跳了幾下,轉了幾個圈,跳上籠口,它看了看外麵,緊接著飛向了天空·····
夜深了,京城寂靜無聲,勞累一天的人們早已睡去。皇宮裏的上書房卻還亮著燈,大王子正在垂頭喪氣的思索著怎麼滅掉四王子。
這時四個黑影從窗戶竄進上書房,來到大王子麵前。大王子無精打采的抬起頭,麵無表情的臉上突然神情大變,他迅速的站了起來,退到一邊,張著嘴剛要喊有刺客,突然那四個黑影齊刷刷的跪在他的麵前。
“你們是?”大王子輕聲地問道。
這四個人便是祝丙辰、馬三信、董世寬、袁紹魁,他們正在走著八王爺的一步棋。他們告訴大王子說要在宮中埋伏下來斬殺四王子,解救他。
“還是八弟對朕是真心的。”大王子感慨道。
“是啊皇上。”祝丙辰說:“八爺一直擔心皇上安危,他說就算豁出性命也要解救皇上。”
“好··好··好,八弟有什麼計劃?”大王子感動的問。
祝丙辰回答:“皇上隻要明天傳旨召四王子進宮商談抗擊匈奴之事就好,我們四人隱藏在暗處,等四王子來時我們就殺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