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懷謹是昆縣第一大米鋪東家掌櫃的獨苗,他的父親湯沐恩是全縣乃至本省都知名的大善人,為人樂善好施,造橋鋪路建學堂,資助貧困學子,逢年過節施粥送藥老弱病殘,他做過種種善事。
更為難得的是湯老爺行善十年如一日,人們說起湯老爺都是交口稱讚。
喬毓寧也很喜歡這位湯老爺,因為湯老爺的善舉,她大哥能進湯家私塾讀書,姐姐能在湯家繡坊做活,母親挖到草藥可以賣給湯家藥堂,父親做的木具永遠不愁沒人收。
而且,在全國災民都沒飯吃的時候,他們喬家村總能領到縣裏鄉紳富戶布施的米布。這也是湯老爺的功勞。沒有湯老爺遊說他們賑災,縣裏那些有錢老爺可不會管鄉民挨餓還是受凍。
然而,這回城外發大水,喬毓寧餓了五天,盼了五天,也沒等到湯家米鋪搭棚發米麵。聽說,湯老爺的兒子湯懷謹生病了,很嚴重,湯老爺急得四處找大夫,一時顧不上理會外麵事。
喬毓寧每天都誠心誠意地跟天地佛祖菩薩磕頭祈求,湯少爺的病快點好。這樣,她就有飯吃了。
五月十七私塾下課,城裏學生跑回村子,高聲宣布湯老爺回老家來了,見滿地餓殍不忍睹,已說服縣老爺明天開倉,大家有飯吃了。
全城歡騰,喬毓寧歡喜地立即跟大哥連夜進城,七八個村的人排起的長隊,連到城門口。喬毓寧慶幸自己跟大哥來得早,天蒙蒙亮,他們就領到五斤大米十尺布。
回村的路上,帶著水汽的春風涼涼地打在臉上,喬毓寧覺得更冷更餓,看著大哥手裏拎著的米袋,她不住地吞咽口水。自外頭發大水,她已經有二十多天沒聞過米飯香氣。
“回去讓你嫂子做幹鍋巴。”喬鐵柱心疼地說道。
“哥,真的嗎?”喬毓寧一想到小米鍋巴的嚼香勁兒,肚子叫得越發響了。
見兄長點頭不誆言,喬毓寧高興壞了,一溜歡地跑進村裏,人還沒進家門,就在籬笆牆外快活地喊阿姐阿爹阿娘嫂嫂哥哥說晚上吃鍋巴的話。她腳步沒刹住,直衝進一個極香極軟的懷裏,她急退開,抬頭看原來家裏來了客人。
被撞個滿懷的婦人看起來通身富態,喬毓寧不知如何形容那些精美的珠翠發飾,隻知道這位夫人比縣老爺家的太太更美更有氣勢,還香噴噴的,比嫂子用的胭脂水粉都香。
“這便是寧丫頭了?長得真有靈氣,”漂亮太太摸出一把軟糖,放到她手裏,溫柔又可親地說,“阿姨請你吃糖。”
喬毓寧揀了顆放到嘴裏,涼涼的薄荷香氣立即盈滿口腔,津液四溢,她高興得眼直彎。
“阿寧,你的禮貌呢?”喬老爹輕拍四方桌,讓女兒叫人。
喬毓寧轉過臉,看清和父親同坐四方桌左右兩主位的那位貴老爺,失聲大叫:“湯老爺?!”
這一刻,她完全忘了連阿爹讓她行禮問安的話,實在是來客名氣太大,整個昆縣沒人不認識。這樣尤如活菩薩一般的大人物忽然光臨喬家,好比天上金鳳凰忽落黃土窯,也怪不得喬毓寧一驚一乍,把糖果直接吞進了肚子。
喬老爹像秀才老爺一樣很有學問地拽文:“這女兒排老幺,給家裏慣得不像話,缺了禮數,請親家不要見怪。”
湯老爺笑嗬嗬說:“喬老哥真是見外,寧丫頭天真活潑,小老弟我羨慕得緊,巴不得這就是我家閨女哩。”
喬毓寧聽著這話,不太明白:啥時候自家老爹認識湯老爺這樣的大人物,還稱兄道弟,太奇怪了。在她歪頭想東西時,見湯老爺向她招手,她先行了禮,得到阿爹首肯,慢慢走過去。
湯老爺很和氣地問她:今年多大了,哪年生的,屬什麼?
喬毓寧老實作答:慶安元年生的,今年六歲,屬豬。湯老爺笑道屬豬好,和龍最相配。他又問坐在左下首八仙椅的漂亮太太:“夫人,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