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兩年的“代理”,趙進科更加體會到“人情”的重要。《紅樓夢》裏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作家底子的趙進科對官場總結出的一句經典話就是:“官場是圓的”。這個圓其內涵是豐富的。為官需要圓滑、圓通、圓熟、圓圈,更需要圓滿。年輕人往往都是有棱角的,一踏入社會,經過幾年的風吹雨打就變成了鵝卵石。官場中人,一年一年熬下來,都“成熟”得四麵光滑,八麵玲瓏。圓通就是通融的意思。官場上做事不容易,公事私辦,私事公辦很普遍,像“怕辛苦莫入此門,圖輕鬆另謀他路”的部門不多了,許許多多的衙門大都是“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不通融行嗎?那些打擦邊球的事情、違背原則的事情,想辦成,不通融行嗎?所以,你跟官官相護對抗,有些事情你就寸步難行。圓熟更好理解,當領導,需要熟悉業務,不當外行領導,搞瞎指揮。就領導而言,也得把領導藝術弄得滾瓜爛熟。怎樣籠絡人心,怎樣識人用人,怎樣平衡各種關係等等,都需要輕車熟路地去駕馭。所謂圓圈,就是官場中的圈子,即所謂的線兒。不打造自己的小圈子,拉攏幾個鐵心的人,就不會有人死心塌地賣力工作。沒有自己的小圈子,所謂的官官相護就是一句空話。圓滿更好理解了,為人做事,都求得一個滿字,讓人滿意,讓事情滿分。人生的軌跡就是一個大大的圓,由生到死,哪裏來哪裏去,來到世上走一遭,當生命畫上句號的時候,就完成了一個輪回。人在官場,由台下到台上再台下,上台下台,也完成了仕途之圓。所有的工作,追求的都是一個圓滿,百分百。總之,人活著要把自己的圈兒畫圓,不留阿Q般的遺憾。人最終是個句號。隻不過是,有的句號大,有的句號小,有的句號圓,有的句號扁,有的句號五光十色,有的句號暗淡無光。
趙進科感悟人生與官場,得到這些結論。且不說這些結論是否正確,但他在圓自己官場夢的時候,是以此為“向導”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行春風,難得秋雨。趙進科這個官場耕耘者,到了這年的年底終於有了好的收成。他終於當上了經責局的局長。當上正宗的局長是他夢寐以求的。當他還是個小處長的時候,雖然一步步在往上爬,也有過局長夢,但沒有更多的奢望,認為那局長之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當他任了代理局長,認為局長之位指日可待的時候,卻感到它是那麼的遙遙無期,真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他努力工作,他擠走政敵,他鐵上領導,為自己的局長晉升鋪路,卻無不讓人感到“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現在,拿著組織部關於任命他為局長的紅頭文件興奮了一陣子後,馬上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陶醉中清醒,覺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自己任重而道遠,還得付出更多的艱辛與汗水。也許到了局長這種位置,自然而然地都有了這種責任意識、擔當精神與大局胸襟。
按照江河市的慣例,幹部調整往往放在開年。而重在幹事創業的魏民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幹部調整放在了年底,要讓調整後的幹部及早進入角色,抓好新一年的工作。幹部調整很有學問,也可大做文章。流行的幾句話分別是,“要想富動幹部,光研究不宣布”,“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褲子改上衣,是提拔使用;男褲改女褲,是交流使用;襯衣改褲衩,是降職使用;風衣改圍裙,是掛職鍛煉;背心改乳罩,雖說是平調,但是位置很重用”。這些雖是人們的戲言,但也揭示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一個領導幹部能否贏得好的口碑,很重要的一點就看你如何用人。魏民比較務實,在用人上堅守的是“能者上,庸者讓,平者放”的原則,真正給那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人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平台,而且在幹部調整的時間上進行了改革。
趙進科雖然多少沾了魏民這個親戚的光,但,經過這些年的打磨,趙進科也成熟了起來,對經責局局長這個角色,他能勝任。所以,把他扶正,並沒有遭到多少人的非議。讓趙進科更高興的是,這次把經責局的班子配齊了,缺位的副局長給了周爽爽。這兩年,周爽爽擔任綜合處長,一心一意幹工作,給趙進科當參謀助手,沒把心思放在跑官要官上。她知道,自己由一般幹事到副處再到一處處長、綜合處處長,一路走來,走得非常辛苦,也走得太累,走得太傷心了。她不想再往上爬了,能把分內的工作幹好,助趙進科一臂之力就心滿意足了。沒想到,她不想好事,好事卻想到了她,給了她一個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