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2 / 3)

“奪牌”終於成功,經責局上上下下皆大歡喜。從此以後,每月又可以多領三百塊錢的補貼了,為何不高興?人們手舞足蹈了一番後,就像奪了冠拿了杯的運動員把教練抬起拋向空中一樣興奮,把趙進科拋向空中,齊聲高喊:“趙局長萬歲!”就差喊“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共產黨萬歲”了。

然而,對於雷鳴和聞強來說,卻是一個歡喜一個憂。省政府換屆很快結束,雷鳴如願以償地進了省政府班子,當上了副省長,雖然與搖身一變成了常務副省長的趙強相比有點遜色,但心裏還是像喝了蜜一般。能當上人口超億的大省的副省長,有幾個人有如此幸運?全省十幾個地市,比自己資格老的市委書記不下四五個,唯自己進了省政府領導班子,不能說不是自己的運氣。而聞強的副省長夢破滅,不得不繼續擔任省文明辦主任一職,趴在省直機關老牛拉破車,慢慢騰騰,不死不活。聞強的年齡已不小,對於他來說,這次是唯一晉升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再幹兩年就得告老歸家,退隱山林。雖然當官的都得走這條路,不可能讓你幹到老死,但是,誰不想多幹一天?多一天是一天的利。台上台下待遇是不一樣的。台上前呼後擁,下台後就門前冷落車馬稀了。人最怕冷落與孤獨,最希望的是群聚。如果這次能進入省政府班子,那麼他還可以再幹幾年。中國的體製就是這樣,級別越高,年齡放的越寬。當下,在縣裏,科級幹部,是一把手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或是潛規則,幹到五十出頭,就被一刀切下去了。按說,五十出頭,年富力強,正是拉套的時候,不讓幹太可惜。沒辦法,中國人太多,而且想當官的人太多。舊的不去,新的如何上來?下雨淋大家,一視同仁,誰再有意見也白有意見。別人能挨刀,唯你戀官?對於聞強來說,副省長之位與自己擦肩而過,再也“強”不起來了,自然心裏不爽。於是,文明主任不文明起來,破口大罵省領導是有眼不識泰山、有眼無珠的飯桶。同時,順嘴罵雷鳴陽奉陰違,會給領導溜須拍馬。

人事問題就是這麼回事,僧多粥少,總有人吃不飽,餓肚子。位置是一定的,職數是有限的,一個蘿卜一個坑,總得有人在台上有人在台下。都往台上露露臉亮亮相,三拳兩腳露一手,台上非擠破頭不可。必須論資排輩,先來後到,“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自“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始的捐官時代,也並不是人人都可做官。

都想坐轎當官老爺,誰來抬轎?當心腹把聞強的話學給雷鳴時,他心裏罵著不自量力的聞強是“屙不下來別怪茅坑”、“這山望著那山高”、“吃著碗裏的還想占霸著盆裏的,真是貪得無厭”,嘴上卻打著官腔說

聞強是“手電筒隻照別人不照自己”的話。

這些話趙進科沒聽到,聽到的是雷鳴安慰與鼓勵的話。在歡送雷鳴的酒宴上,雷鳴給趙進科敬了一杯酒,首先感謝趙進科這些年來對他工作的支持,然後不無憂慮地說:“我也沒想到這次會到省裏,早知道這次會動,就把你的代理二字去掉了,把你扶正。唉,是我對不起你啊。你當代理局長也一年多了,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委屈你了。”碰過酒後,他悄聲對趙進科說:“別氣餒,好好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說不定遲飯是好飯呢。回頭我跟魏書記說一聲,讓你名正言順地當局長。如果不想在經責局幹,還可以換個單位嘛!好單位不能都讓別人占著。”

雷鳴所說的魏書記就是接任他江河市市委書記一職的魏民。魏民是個有根基的人。人都是有根基的,而官員的根基多指他的“來頭”。魏民的來頭在哪兒?在人們嘴上的各種“版本”中,終於鎖定了一個,而且是唯一的一個版本。那就是:魏民和新任省長魏安樂是一個村的,而且是魏省長的本家侄子。按說應該避嫌的,但是曆史上舉賢不避親的事兒多了去了,隻要不任人唯親就行,天降大任,就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過,官場曆來講究線與圈兒。以同學、老鄉畫線,以親己畫圈已風行官場,同學會,老鄉會,盤根錯節。古語講,“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拿民間行話說就是“精子決定命運”。所以,當官的都希望用“自己的人”。魏民沾的就是這個光。不過,魏安樂一直在外省高就,很少人知道魏民與他是同鄉加本家這層關係,僅憑一個“魏”姓來臆斷,一筆不寫二字嘛!

趙進科沒把雷鳴的話多想,心想,“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似紙張張薄”,人一走茶就涼,你雷鳴離開了江河市,雖然走進了省府大院,但現官不如現管,江河市現在是魏民的天下,聽不聽你的話還在兩可。你雷鳴不過是安慰我,打發我心裏高興,一拍屁股走人,還管我這閑事?一細想,又覺得雷鳴說的是交底話,不是忽悠他的。雖然離開了江河市,但目前他是副省長,副省長交辦的事,魏民不能不看他的麵子。退一步說,他曾是江河的市委書記,在江河市經營的多年,目前不少委局辦的一把手都是雷鳴提拔的,況且雷鳴才剛剛離開,雷鳴前腳走如果魏民後腳就不買雷鳴的賬,他的江山也難以坐穩。官場上講究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往往燒的是人事火。思來想去,代理二字去掉也不會費什麼事。

人們都以為魏民上任以後也會拿人事開刀,先辦點“人事”,因此,人人提心吊膽,個別以為刀架在脖子上的人是惶惶不可終日。但是,都想錯了,魏民魏書記很穩重,按兵不動,人事隻字不提,隻說工作。到任以後,下企業,到縣市,搞調研,摸實情,理思路,早出晚歸,忙碌得跟小磨似的。魏書記無暇顧及人事不代表那些“有想法”的人沒時間考慮他們的進退流轉。凡新領導到任,人們個個都像特務一樣四處打聽新領導的情況,他有什麼來曆,本事如何,執政理念是啥,甚至有什麼習慣、嗜好等等,盡最大可能地了如指掌,以變對症下藥。

趙進科也是坐臥不安。魏書記到任後,趙進科一如既往地工作上很賣力,忙得腳打屁股,想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現來贏得領導的好感。誰都知道,領導的第一印象很關鍵,第一眼對你有好感,“一見鍾情”,你就交了好運,第一眼不看好你,你就有可能被討厭,從此或許就要倒大黴。目前對經責局來說,工作的春天到了,是大顯身手的時候,趙進科不擔心工作會出現什麼紕漏。擔心的是魏書記會馬上動人。他真的渴望動人的時候把局長前邊“代理”這一累贅去掉,好要讓他輕裝上陣,哪怕再換個單位也成,隻要不是代理局長是局長就行。已經幹了年把代理局長了,如果再讓代著,或者說又退回到副局長的位置,且不說是白幹的,最起碼丟人,遭人笑話。所以,趙進科在幹好工作的同時,也在摸魏民書記的底細。當他聽有人說魏書記是江南省濱海市河陽縣魏家莊人時,興奮不已。因為,自己的母親也姓魏,也是魏家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