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尾聲(1 / 2)

2010年5月,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婚禮在陳爐舉行。

這是一場集體婚禮。

新郎有虎子楊以軒,大頭飄飄王群,陳大惠,王飛揚,江鬆林,張江波;新娘有葉梓杉,江小麗,顏如玉,李馨雨,趙鳳兒,周小岑。

六個新娘,每人一款青花瓷婚妙;六位新郎,每人一款新花瓷禮服。

不同的是,其他新郎新娘抱著一束束玫瑰花,而虎子脖子上騎著安安,葉梓杉懷裏抱著平平。

婚禮在雷江濤家那個偌大的院子裏舉行。

那天,陳爐村再次人頭攢動,人山人海。

雷江濤家的院子裏,再次站滿了人。

不過,這次來看熱鬧的人們,都帶著滿腔的新鮮與好奇,看陳爐曆史上最大的喜事。

雷江濤夫婦,魏發財夫婦,已經幸福地走在一起的顏如玉媽媽與阿堅的爸爸黎世昌坐在父母位上,接受了六對新人的跪拜。

主持人讓父母代表講話。一身西裝的雷江濤,精神抖擻地站起來,說:

“我有一個女兒,名叫雷可可。她有生的二十五年來,我一直盼著她長大,又怕她長大。人常說,母疼兒,父親女。我與可可媽是把可可當寶貝疙瘩一樣養大的。她還小的時候我就想,她長大後會找一個什麼樣的女婿,嫁個什麼樣的婆家。我要給她置辦什麼樣的嫁妝,她會給我們生一個什麼樣的娃娃。這段時間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轉眼間,那個哭哭啼啼的小嬌女長大了。也是轉眼間,那個小嬌女成人了。她時而懂事,時而任性,時而沉靜,時而瘋癲。但我們愛她,她是什麼樣子我女兒就是什麼樣子。我們喜歡她這個樣子。

兒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她走了,去了一個她感覺很好的地方。那個地方跟咱們這裏一樣,很熱鬧,很繁榮,很溫暖。我很放心,她走後,我就沒再操過她的心了。”

雷江濤說到這裏的時候,眾人一片唏噓,這個年剛六旬卻鶴發童顏的老人卻淡定地笑著,繼續說:“現在,我有了另外十二個親兒女。還有兩個親孫子。我今天很高興,很激動,很興奮。這是我蒙十八層被子也夢不到的好事兒呀。看來,我雷江濤這輩子福氣可不是一般的大。

今天,我要特特感謝我的兒子楊以軒。他是不知自己祖籍是哪裏的四川汶鎮人。他真誠,他厚道,他熱情,他本分,他心胸寬廣,又細致體貼,他孝敬老人,他友善親朋,他舐犢情深。他能做我的兒子,我感謝他。這裏,我敬一杯酒給他在天的父母,感謝他們給我生了這樣好的兒子。”

雷江濤衝空中灑下一杯清酒後,自己也痛飲了一杯,然後他提高了嗓門說:“我們陝西出了一個大作家叫賈平凹。他在女兒的婚禮上送給女兒三句話。今天,在我六對兒女新婚的大喜日子裏,我也把這幾句話送給我的兒女們。第一句,是一副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大家來來往往的時候都見了,就是我門楣上刻的那幅對聯。我也希望我的十二個子女們做對國家有用的人,對家庭有責任的人。好讀書,讀好書。賈平凹送給女兒的第二句話是:‘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這是出自史記上的幾句話,下麵還有幾句是:“士不必賢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我希望我的兒女們今後也能不在乎形式,隨心而行事,隨喜而為人。我的第三句話也是:‘心係一處。’我的一生心係家庭,心係瓷業,決無旁鶩。我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沒有成功經驗可談,卻有對歲月深深的感觸:弱水三千,隻取一瓢足矣。不管對婚姻外的誘惑還是對金錢上的占有,都得之淡然,處之泰然,失之坦然。

最後,我祝福我的孩子們,幸福。終生幸福。你們要把終生幸福當作你們滋滋追求的事業,當成你們最遠大的理想。”

雷江濤的話音剛落,就贏來雷鳴般的掌聲。

然後是新郎代表講話。

虎子把安安遞給蓮蓮,拿起話筒,一字一詞地說了下麵的話:

“每看美國大片時,導演總是用假想中的災難讓主人公曆盡千難萬險,最後總是得出一個樸素的道理:和諧平靜地生活,真誠認真地做事。生活不是拍戲,不是演戲,但情節與結果卻比戲裏的更曲折更動人。也許兩年前的今天那場災難代價太大,但我仍對那次災難心存感激。大自然賜予的真真實實的災難中,我們在成長,在醒悟。其實,不管是假想的還是真實的,生活都是要告訴我們的一個真理是:每件事,都是係統安排的,會在最合適的時間發生。不論你認為的好事、壞事,它的發生,都帶著意義與道理。都是要告訴我們人生裏必須知道的信息。邂逅愛情,是讓愛情給你補償。遭遇災難,是讓災難給你磨勵。生命停止,是因為給足了這個世界能給的一切,且要帶走一些什麼。對因各種原因而離開我們的人,我們懷著放棄的心,放他們走,讓他們得安。曆盡各種磨難依然活著的人們,我們要做的,就是放棄沒有得到與已失去的,珍惜手裏真切擁有的。就是接納,並享受生命安排的一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