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至(1 / 2)

黃帝晚年,鑄鼎於荊山,鼎成之日,天外來龍以迎帝。帝乘龍而去,臨於九重天之外。眾臣難以隨之而去,大哭,淚掩大鼎,成就鼎湖。帝臨去,當諸神之麵,傳位於顓頊。

顓頊,黃帝曾孫,當日繼位,諸神奉其為天帝,領三界眾生之司。

天帝曾為北邦三十六國之主,成就帝位,念及故國臣民,下令鎖日、月於北部,北邦之民終日恩受日月光輝,然自此其餘各邦皆處於暗日。

天帝繼位,思及蚩尤、刑天之亂,念及天凡之別,乃令神重與黎出天宮,重托天、黎壓地。二神齊至,天地再開,斷通天之路,自此凡人無上天之途。

既承帝位,本性自現。帝顓頊生三子,禍亂人間,百姓向天叩首求神靈下凡除惡,天帝不理之。

顓頊曾任北方大帝,與三方神靈有瑕,成就天帝後借位壓之,致眾神怨氣滔天,部屬直言以諫,天帝不理之。

三界不穩,盛世不現。水神共工攜眾神起兵,欲奪帝位。天帝召七十二路諸侯勤王,亦親率大軍出戰,與共工戰於天庭。

諸神齊至,大軍共爭,天人二界皆有戰事。神威滔天,喊殺震地,兵戈四現,斷體遍布。天地異象不斷,為眾生泣。戰久,共工勢弱,勤王之師現,共工所屬傷亡甚重。此時正至不周山,共工悲怒交雜,撞之。

不周山斷,日、月歸位,大地傾,東南沉,西北升,共工亡,大軍敗。

天帝顓頊雖勝,亦受重創,不久亦卒。

帝嚳繼位。

……

不周山乃是天帝掌控三界運轉之命脈,共工撞倒不周山之時,天地齊悲,雷鳴轟響,狂風大作,所有的神靈都被此時之景所吸引。

象征帝權的神山、承天接地的巨山就這樣崩碎,亂石砸在大地上激起的煙塵將太陽都遮蔽。

在眾人複雜、震驚的眼光之外,一道金光自山體中一閃而逝,破空而去。

……

南部,即翼山山頂。一棵繁茂的迷穀高達三丈,透過一層層的樹葉可以看到黝黑的樹幹上麵盤旋著一圈圈的詭異紋路,加上其不時散出的光暈,更顯神秘。

在迷穀的光華照射不及的地方,一條條的怪蛇吐著信子,在光暈的邊緣遊走,尖銳的牙齒上麵的毒液清晰可見。

所有的怪蛇盡管雙目散發凶光,但卻遵循著一條規矩,絕不靠近迷穀。

偶爾被同類擠進迷穀光暈之內的怪蛇就像是著了魔一般,發瘋的亂竄,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就力竭而亡。死去的屍體也在片刻就化為塵埃。

感覺到同伴身隕之後,怪蛇凶氣更甚,昂首嘶鳴,尤其是眾蛇中央的怪蛇,七八尺長卻有九首,九顆蛇頭全都懸在空中,不停的擺動,十八隻眼睛齊對著迷穀根部,蛇信吐露之中帶出的毒霧將空氣都染成灰色。

順著蛇眼看去,穿過時淡時耀的光幕,隱約之間有一人形之物躺在迷穀突起的根部,生死不知。

日月輪回,太陽、太陰之換卻沒有改變山上的一切。高聳的迷穀依舊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怪蛇依舊在竄動,人影依舊不動。

三日三夜,鬥轉星移,在這大荒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凶獸潛伏、稱尊,捕殺與被捕殺,獵取與反獵取,為了生存、為了下一刻的光明,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曾被鮮血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