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從小就熱愛文藝,深深地愛著這個舞台。十九歲當兵,穿上了綠色軍裝,在南京部隊從事文藝創作,部隊這個大熔爐磨煉了我的心誌,鍛煉了我的體魄,堅定了我的信念。我深深地知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軍人是一種付出、一種責任、一種奉獻、一種犧牲。
特別是每天早上五點鍾起來出操、跑步,對人的意誌力是一種鍛煉和考驗,這讓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我深深地知道,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
從部隊回來以後,我被分配到機關工會,主要從事宣傳和美術工作。大家都知道,畫畫一般都是一個人完成,那時候經常會有一些美術創作任務,在創作的時候,我常常把自己關在畫室裏,兩三個月不出門,幾乎與世隔絕。那個年代聚會也比較多,比如跳舞、唱歌、沙龍等,在這些場合我看見同學們都妙語連珠、談笑風生,而我卻無話可說,不知道說什麼,甚至還怕人,感覺自己好像是這個世界上多餘的人。真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
我常想,即使畫得再好,如果不會推銷,不會與人打交道,那有什麼用呢?因此,我發誓一定要練好口才,一定要練好演講,於是我訂了一份《演講與口才》雜誌,一邊學習一邊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2年的時候,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在各省市舉辦了一個“黨在我心中”的演講比賽,我報了名,一不小心拿了全市第一名。後來,又代表市裏參加省裏比賽,獲得了全省第一名。
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我堅信,在這個世界上,隻要付出就有回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堅持不懈,終會成功!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去做某件事情,那麼,他就會憑著這種堅定的決心和毅力跨越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在不懈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後來,我到深圳去創業。有一次,我在看《深圳特區報》的時候發現一條消息,深圳將舉辦全國演講大賽,我高興地報了名。這次比賽的選手是在全國海選的基礎上挑選出來的,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各省市電視台的高手,還有全國曆屆演講比賽冠軍,可謂實力強勁,高手雲集。我是在深圳福田區報的名,經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獲得深圳第一名的好成績。後來,又代表深圳市與全國選派來的十名演講高手同台競技。在才藝大比拚上我占有絕對優勢,比如唱歌、朗誦、表演、繪畫等,我綜合實力最強,最後力挫群雄,一舉獲得全國演講大賽冠軍。
我到深圳後做過銷售、策劃、設計,當過老師,吃過兩元的民工餐,甚至睡過工棚。在這個過程中,有失敗、有成功、有迷茫、有困惑,不知道經曆了多少困難和挫折,也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磨難和打擊。
在奮鬥拚搏的背後,有很多催人淚下、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故事。這些故事既飽含著自己辛酸的曆程,也記載了自己不平凡的經曆,甚至是自己的血和淚凝成的。
有的時候,一切的艱苦磨難和挫折往往都是上天善意的安排,或許人們會將其視為人生的大敵、折磨人類的惡魔,但即便如此,在它們看似邪惡的外表下,卻包裹著上帝對人類的愛和希望。
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天才領域,都有他的特長,隻是很多人沒有發現它,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用自己的弱項去拚別人的強項,所以失敗了,失敗了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個人隻要找到自己的天才領域,然後把這可貴的一點挖掘出來發揚光大,自然就會走向成功。
我有一個信念,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不管遭受多大打擊,我都不會放棄,放棄就意味著失敗,放棄就是一個懦夫,放棄就會前功盡棄。如今,我有了幾家公司,有一家公司即將上市,但是我時常在想,一個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金錢嗎?不,應該有追求、有夢想,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