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宮大殿上一片驚訝,李斯,蒙恬為首的文武百官都震驚在屠雎的奏報之中,始皇帝也覺得不可思議,如果甌越有如此強盛軍力,早就應該揮軍北上滅楚,與中原各國爭霸了,為何等到大秦統一六國才起大軍對抗天威。趙高,黑衣禁衛對甌越之君譯籲宋可有記錄?有的,據黔中郡商人所說,譯籲宋生而聰慧,幼而神明,好放牛,捕魚,唱山歌,甌越之人皆以為神人也,故年既加冠,以一介布衣而王甌越,還有一則,其先祖為共工氏後裔,荒古遠不可考,恐為後人穿鑿附會。趙高回稟道。
列位卿家,對西甌越國有何良策?李斯,你先說。
臣以為,按照西甌越國所展示兵力,百越之地已不可急取,當緩緩圖之,現今六國初滅,人心思定,且北有匈奴威脅河套。不宜再增兵嶺南,應退兵防守巴蜀楚越膏腴之地。嶺南窮山惡水,瘴癘之地,多蛇蟲鼠蟻,非華族之人宜居之所,忘陛下體恤民力,先行退兵。
‘請陛下體恤民力!’其餘大臣也紛紛附議。
嗯,朕知道了!相國之論,乃老成謀國之論,準奏。
太尉府,關於退兵可有計議?
這。。。前線戰況不明,臣等需要與屠國尉討論後再做決定,但有一點,往陛下采納。‘講’。甌越之君既能敗我大秦五十萬大軍,不可等閑視之,應遣使和談,方顯我秦國誠意,隻是恐怕,封他一個甌越王是免不了的了。
也罷,朕還以為滅六國後,天下已經無人阻擋朕之兵峰,看來不能小視了天下英雄啊。如愛卿所奏,遣使和談,封譯籲宋為西甌越王,以百越荒蠻之地與之,定十年盟約,互不進犯。十年後,朕再揮兵百萬,一雪今日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