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漂泊,飲食沒有規律,尤其是水稻揚花季節,中午要守在稻田裏觀察,袁隆平帶一壺水、兩個饅頭當中餐,長期過這種生活,強壯的身體落下了過敏性腸胃炎,體重下降到隻有58公斤。同事們為他的身體擔憂,他卻樂觀地說:“體重減輕一點,下田還方便些。”
他的腸胃病很怪,發作時吃一些糯米粑粑或者罐頭楊梅,比吃藥還靈。鄧哲年年加工一些糯米粑粑和楊梅罐頭,他出差時就往他的旅行包裏塞上一些。
隨著雜交水稻的大麵積推廣並取得巨大的生產效益,雜交水稻技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把秈稻型雜交稻的研究成功與氫彈、人造衛星的發射回收,並列為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成就。
1981年6月6日,國家科委和國家農委在北京聯合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惟一的一個特等發明獎授獎儀式。袁隆平從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手中接過了獎章和獲獎證書。
這次獎勵得到了10萬元獎金,在當時“吃大鍋飯”的形勢下,作為這項重大科研成果的設計師和領頭人,袁隆平分到了5000元。他帶著獎金回到安江農校的家裏,把獎金交到妻子手裏。這是他們家第一次有了這麼大的一筆錢。
美國人對雜交稻的成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準備派一個電影攝製組到安江來拍攝袁隆平的片子。安江農校的領導考慮到“國際影響”,安排袁隆平一家搬離了原來住的那三間“蛋殼屋”,住進了一棟新建的科研小樓。
這年7月,美國電影攝製組組長勞克先生一行來到安江。他們感到驚訝的是,袁隆平一家住著漂亮的房子,他的已經81歲的母親竟然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拍完電影後,袁隆平接到通知,要他到北京開會。他趁著這個機會帶著妻子和兩個大一點的孩子同往京城一遊。可是上了火車,連個座位也沒有。
第一次帶著妻子和兒子出趟遠門,妻兒跟著他擠在過道上,腳都站麻了,袁隆平感到很過意不去。他找到列車員要求補臥鋪票。列車員看見袁隆平一副農民樣子,誤以為出現了新鮮事——這家農民剛搞完“雙搶”,要進京開洋葷。袁隆平不得不出示了他的全國人大代表證,終於補到了兩個臥鋪,隻是不在一個車廂裏。
五一和五二兩兄弟可高興了,在車廂裏跑來跑去。袁隆平一到臥鋪車廂,就拿出一疊文稿辦起公來。車到了長沙,二兒子五二卻不見了。鄧哲還以為五二和袁隆平在一起。
原來,火車在婁底車站停車時,五二好奇地下車看新鮮去了。火車開動時,車站的工作人員以為他想混到火車上去玩,不讓他上車。火車走後,車站工作人員才搞清楚情況,就留他呆在站裏。
找到五二的下落後,袁隆平趕緊坐車回去接他。
直到1990年,他們家才從安江遷到了長沙。
創建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雜交水稻的成功,使袁隆平名聲大振。他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獲得了國家和省級科技獎,評上了研究員職稱,聘為幾所大學的兼職教授,各種學會請他擔任理事。
在成績和榮譽麵前,袁隆平是清醒的。他那一貫超脫、不受拘束的性格,依然根深蒂固。他對各種各樣的會議和應酬感到厭煩。對眾多的兼職,他能夠辭去的盡量辭掉。
他惟一不能超脫的,隻有雜交水稻事業。
他知道,雜交水稻技術還存在不夠完善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在人們的看法改變了,對雜交水稻一片讚揚,他卻提出“三個有餘、三個不足”,就是雜交稻的前勁有餘,後勁不足;分蘖有餘,成穗不足;穗大有餘,結實不足。這些問題,他組織助手正在加緊解決。
他與助手鄧小林培育出了高產早稻新組合“威優49”,在人們的讚揚聲中,他自揭短處,指出這個品種還存在抗性較差、生育期較長的缺點。
袁隆平整個身心投入到了雜交水稻研究工作中。1981年7月2日,他帶著十多個專家冒著酷暑,從長沙縣春華山考察雜交早稻回來,半夜12點收到一封加急電報,國家科委和國家計委的兩位負責同誌約他火速趕到武漢,商量要事。考慮到7月4日要召開亞種間雜交課題碰頭會,他當即決定連夜趕往武漢。
這天深夜,他從長沙出發,驅車400多公裏,於第二天早晨趕到了武漢,談完工作後,又連夜趕回了長沙。他不顧自己由於勞累引起胃病發作,卻說連續兩個通宵開車的司機小戴辛苦了。
湖南省的雜交水稻協作攻關的工作,原來一直是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負責組織實施的。隨著雜交水稻研究事業的深入發展,有必要設立一個全國性的專門機構,來加強和協調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以保持我國在雜交稻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把研究引向深入。在中央有關部門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袁隆平主持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籌備工作。
1984年6月15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袁隆平擔任研究中心主任。
從此,“雜交水稻”有了一個立足湖南、輻射全國乃至世界的專門研究機構。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坐落在長沙市東郊馬坡嶺,擁有建築麵積10912平方米,試驗基地170畝。在袁隆平的精心經營下,這裏集中了一支優秀的雜交水稻研究隊伍,擁有先進的科研設備,分設育種、農藝、基礎理論、技術開發等部門,主持多項國家和省級雜交稻研究課題及協作課題的研究,並編輯和出版《雜交水稻》雜誌。
1986年10月,在這裏舉辦了世界首屆雜交水稻國際學術研討會;1992年1月,在這裏召開了國際無融合生殖學術討論會。受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委托,這裏還為印度、越南等國舉辦了多期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培養了一批雜交水稻的專業人才。袁隆平用熟練的英語為外國專家講課,贏得了外國友人的讚揚和尊重。
1991年3月16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自視察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他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展覽室、細胞實驗室,還與研究人員進行了座談,並題了詞。李鵬總理、喬石委員長、薑春雲副總理、鄒家華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等也先後來這裏視察,對雜交水稻的研究給予了大力支持。
1995年底,聯合國糧農組織準備選定15個國家推廣雜交水稻,長沙迎來了更頻繁的國際培訓和交流活動。在袁隆平的主持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原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基礎上宣告正式成立。培養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