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講話,主要就領導幹部要讀點曆史,談了一些體會和認識。他說:

【曆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彙。毛澤東同誌在青年求學時期就曾說過:讀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說:你要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曆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曆史的聯係是不可能割斷的,人們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鄧小平同誌也十分重視學習曆史和借鑒曆史經驗。他把了解和懂得曆史看作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明確指出“總結曆史是為了開辟未來”。】

我非常讚成習近平同誌的上述講話。

同時,又聯想到,2010年7月21日,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曆史”;“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曆史的錯誤傾向”。

人生幾十年,我的體會是,讀的曆史資料必須要可靠。如果不可靠,反而會誤人子弟。我看過一些講曆史的書,對其內容將信將疑;特別是看到講新中國曆史的書,有的說是紀實或者紀實小說,感覺與實際的曆史大相徑庭,不過是趨炎附勢、討乖賣好掙稿費而已,或者是出於私心與個人成見,故意歪曲、醜化;當然,世界是個萬花筒,千奇百怪,也許別人講的也是事實,與我感受的事實不同而已。於是,斷斷續續寫些文字,把自己親身經曆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多年來,有幾篇文章,反複修改、充實,多次以新麵貌在網絡發表。偶然機會知道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樣題材的書,於是,把這些文章或者記憶梳理成為一本書,以饗讀者,獻給那些關心新中國曆史、現實和未來走向的讀者。因為,從個人的小曆史中,你可以看見真實的大曆史。

需要告訴讀者的,這不是報告文學,更不是小說,而是真實的曆史記錄,一個非“憤青”、戒偏激、近似中庸的“草根”耳聞目睹的曆史,用“一分為二”思想方法看待的曆史,符合邏輯、經得起推敲、合情合理的曆史。作者講個人成長曆史,講個人對親人、老師、朋友、國家的真情實感,不說假話、套話,表達自己對新中國的感恩和獨立認識,與目前黨中央提出的文化建設要求,有異曲同工之妙。文章架構,標新立異,跌宕起伏,蔚為壯觀;文字口語化,娓娓道來,妙趣橫生,引人入勝。文章內容,體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個性”、實事求是的追求、勞動人民的立場。供您圍觀、思考、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