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嚐試做個科普,華夏有個成語為“藥石無醫”,大概是說一個人病得很嚴重吃什麼藥都沒用了,大大這裏改成了“藥石不進”,大概是說……我們不出院的話,他就不吃藥陪我們病著?
東方慕看著帖子裏麵的“科普”,忍了忍最終沒忍住笑了出來,他終於知道成語和常用語的差別在哪裏了,不僅僅是字數,更是一旦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話,好像朦朧美就沒有了。
不吃藥什麼的……好吧,作為一個需要開腦洞才能寫文的作者,吃了藥才寫不出來吧!
於是東方慕回複他們:恩,不想換馬甲,所以不吃藥陪你們在院裏麵呆著了。
“出了院”的話,馬甲就沒有意義了,以後就不能喪心病狂地提示他們有疑問看ID了,這可不好。
305L:嗷嗷嗷嗷發現作者大大,前排留影截圖,大大你一回來就這麼催淚真的好嗎?
306L:院長我們好想你,好想你的文,你能回來寫小說真的是太好了!
400L:隻有我一個人注意到了院長說的為了這次的小說查了很多資料嗎?總覺得做了很多準備的感覺。
東方慕笑著回複:恩,查了很多資料做了很多準備之後才敢動筆,這些年遇到了很多事情,想把一些說不出口的話傳遞給你們,這次會是大長篇,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而後,在心底默默回了一句,希望我能夠更為深刻地影響你們。
409L:已經看完前三章的人哭著爬回來,大大的文筆沒有任何的退步,並且劇情把握變得更好了,前三章就把我虐哭了,想到以後又能回複追文的生活,簡直痛並快樂著,院長求更新啊!
410L:天啦擼不是吧,院長一回來就開虐?要不要這麼喪心病狂?
411L:樓上,其實主上沒開虐,隻是怎麼說呢,身為一個華夏人看著前幾章的互動忍不住就哭了,我覺得很多人看前三章大概都會有莫名的感覺,哎,具體不說了,默默翻開了曆史書,讓我去靜靜。
東方慕看著讀者的回複,默默一笑。
無論怎麼說,至少已經有人看出了他想要說的話,真是太好了。
他切回了綠網,文底下的評論已經翻了幾翻,大多數是看了第一章就忍不住飆淚的讀者們留言,雖然很不厚道,但是他還是露出暖心的笑容。
新文叫做《龍圖騰》,這幾個字用華夏字組合的話華夏人肯定很快就能明白,但是如果用聯邦文字來描述的話,就會變成拆出來都懂合起來就變成生僻詞的情況。
小說主角白思成是一個華夏曆史文化專業的學生,五等級的時候在學校的安排下外出實習遇到了很多事情,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有所感覺,這個專業在聯邦不是容易找到工作的專業,但是真的到外麵實習的時候才知道這種專業究竟有多冷,很多同學因為這幾次實習已經恐懼日後的生活,在父母的安排下轉了專業,在他們看來,哪怕現在轉專業不一定跟得上,但是努力幾年晚一些畢業的話,至少還能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而不是除了研究院之外別無選擇。
白思成因為身邊人的轉專業,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他知道這個專業已經好幾年沒有人畢業了,因為很多學長學姐半中途就轉了專業,其實不僅僅是他們這個專業,別的班級——隻要是和曆史文化有關的班級——裏麵,大多數人都是半中途就轉專業的那種。
白思成一方麵糾結著日後的工作問題,另一方麵,他又確實喜歡這個專業,他的成績十分優異,要申請轉專業的話不會有太大的麻煩——想要進機甲係的除外。
父母已經知道這件事了,和他談話的時候雖然言辭之間沒有逼迫的意思,但是他看得出他們也是希望他能夠轉專業的。
在一次散心旅遊中,他去了地球7區的博物館,於一條小徑中撿到一個玉雕像,那是一條龍的雕像。
白思成擔心這是工作人員丟失的,正想尋找工作人員,誰知道手中的雕像忽然發出光芒,他似乎被拉入一個奇怪的空間,等到眼前刺眼的光芒褪去之後,一條巨大的龍出現在他的麵前。
那龍微微眯著眼睛,有力的前爪按在地上,尾巴在雲層間忽隱忽現,不怒而威,讓原本就驚恐的他更是不敢說話。
最後卻是那龍先開了口,它說它是華夏古代的神獸,原本護佑華夏人時代的傳承與延續,然而幾千年來,隨著人類社會的急速發展,華夏人迅速地與宇宙合為一體,為了跟上別人的步伐,他們緊趕慢趕,將許許多多的東西遺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如今再也沒有多少人記得華夏曾經的輝煌,神龍為此心力交瘁,不願華夏文化就此斷代的話留在了地麵,化作玉雕像,等待有緣人。
他曾經嚐試過接觸不少人的心靈,但是很多人來到這座博物館都是為了旅遊,滿足一下子對於曆史的好奇,看完之後,他們便會攜手離開,也許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就隻能在看到照片的時候才能想起曾經到過這裏。
他碰觸不到任何人的心扉,直到他遇到白思成。
他對白思成說:你可願拾起往昔文化,護我華夏永不消失?
正在思考轉專業的白思成喃喃地問他:為什麼是我,也許日後你會碰到更合你心意的華夏人。
龍隻是凝視著他,許久之後才對他說了一句話,也正是這一句話,讓他最終點了頭。
後來,他打消了轉專業的心思,留在了那間教室之中。
這個專業的人本來就少,轉了好幾個人之後,和他一起留下來的便隻有兩個人了,一個是因為家裏有錢,所學的專業是什麼都沒關係反正畢業了要進自己家的公司實習,用那人的話說便是到時候還不是一切重頭再來嗎,所以在學校到時候能玩就玩,隻要吸收了基礎知識也就夠了。
還有一個人名叫於瑞繁,大他三歲,據說是華夏世家出身,成績屬於拔尖的,不僅僅是本專業,他在機甲和藥學方麵都很出色,校長不止一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轉專業,不少機甲係的教師想方設法“挖牆腳”,但是他卻固執地選擇留在這個“冷門”的專業中。
教授已經放棄了那個來打魚的學生,一邊訝異於白思成和於瑞繁的“固執”,一邊更是下大力氣培育他們。那一年白思成22歲,隻有於瑞繁知道他身邊有一隻神龍,而“小小年紀”的他,決定走一條在別人看來絕對沒有出頭之日的道路。
在尋找華夏文化並將之呈現到公眾麵前試圖讓眾人重新拾取丟落的曆史這條路上,便隻有一人與他一路風雨同行。
很多年之後,作為第一位呼籲人們回溯文化的先驅者,作為拯救了無數麵臨斷代的文化的智者,白思成和於瑞繁被無數人所崇拜。
神龍終於再見華夏人拾起曆史,笑著和兩人道別,衝天而上,化為一道絢爛的光芒,消失天際。
後來有人采訪他們:“十幾年前,是什麼信念讓你們決定走這樣一條道路,十幾年風風雨雨,有放棄的念頭嗎?”
白思成堅定地告訴他:“沒有。”
“為什麼呢?曆史文化已經被很多人所遺忘,在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那是與當代科技不符合的舊文化,然而你們卻堅持這一條路。”
“我始終記得一句話,也希望受到我的影響,開始接觸過去卻被人質疑,如今正在猶豫放棄與堅持的人也記住著一句話,”他想起年少之時,那條威風凜凜的神龍,用沉重的語氣,道出了那一句被東方慕掛在文案上的話,“謹記生而為龍的模樣,謹記你的姓名是炎黃。”
所謂龍圖騰,是應該鐫刻在所有人血脈深處的圖案。
東方慕看著整理出來的筆記,微微一笑,將自己想要告訴他們卻說不出口的話,一一寫入書中,他相信,他們能看得懂。
你既不肯就醫,我便藥石不進。
願我能為你們帶來更多的喜悅,願你們能看懂我未曾說出口的話,我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想說與你們聽。
願你們能與我,風雨同行。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