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篝火會的高潮(2 / 2)

一縷琴聲,如怨如訴,從月下升起,飄向夜空。琴聲時而珠落玉盤,叮叮咚咚;時而山澗流水,輕咽低嗚,令人聽了,凝神靜氣,如癡如醉。

隻有傾城才知道,這是宋代詞人朱服所寫的《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裏。戀樹漫花飛不起,秋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節,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似乎有滿懷的心事,難以抑製的哀思,將自己的情緒,寄托在這琴中,仿佛,她是為了悲涼而生。

似乎世間的溫暖,傾盡天下的愛,也改不了她性子裏的悲戚,如一泓清水,悄悄地流入心裏,驅之不散。

究竟是何等的悲涼,才能凝聚在這琴上?

傾城也不知,心隨著這曲子而動,玉指飛舞之間,似是染盡了這世間的悲涼。

歎不知所哀,兩世為人,思念,哀愁無以寄托。

接著,又是淒涼的歌聲伴著琴聲飛起:“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春韻,萬葉於聲皆是恨,故歌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盡…”

對前世的思念,今生的無處是容身,這等淒苦,與誰說?又有誰肯聽她訴說這近似荒唐的淒涼?

琴聲斷,不少多情之人已紅了眼眶,這歌,這曲,唱出了多少的心聲。

傾城也是多愁善感之人,見此情此景,落淚不止。她一生的思念,前世已無緣。

太後也是借由這琴聲,憶起了與先皇的種種過往,他走了,她也隨著他走了,今生,已無人憐惜。

“這曲子怎如此的悲涼?傾城,你所作?”陌孤城皺眉問道,無處容身?他的皇宮,就不是她的容身之所嗎?

悲涼襲心,就連陌孤城也不能例外。

“奴家一時所作,還望皇上多加寬容。”傾城微微欠身,施禮。聲音,還有些許哽咽,多情,也是不好啊。

至於,異時空,抄襲也是無人可知。

“罷了,以後,少作如此淒涼的曲子。傷了人心,傷了身子。”陌孤城揮了揮手,這曲太悲涼,填滿了他的心。也讓他忍住了眼淚,他的出身,不允許他悲涼。

陌千絮對傾城可謂是刮目相看,他原以為她隻是皇兄的一個女人。不想她卻彈得一手好琴,就連他也比不上她。如此佳人,終身困在皇宮,真是浪費了。

隻是他曲子裏的悲涼,讓他隱隱感到心疼。

一首曲子,更是讓太後幾度落淚。先皇,你怎麼能愛上他?怎麼能這麼早就棄我而去?

“賞金銀千兩,各色布匹不等,恢複貴妃身份以及權力。”陌孤城沉聲說道,曾有一刻,他想擁她入懷,用他的胸懷,化了她仿佛永世的悲涼。

舉座嘩然,大臣們可不在乎,反正煙傾城有這才情,足以擔當這個貴妃位子。

與之隨同的妃子可就不這麼想了,一曲定終身,煙傾城的盛寵讓她們人心惶惶,看來流言並沒有錯,這貴妃是要取代她們,成為皇上的新寵。隻有清柳箏,暗自為傾城擔心著,太過盛寵,絕不是好事。

摻在她們眼裏的嫉妒,羨慕,恨意,不甘。一一被陌孤城收在眼裏,清宛若的確是聰明的,她的羨慕,不染任何東西。符合了她一向清高的性子,陌孤城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喜愛她,不刻意迎合。

目的快達到了,傾城,朕突然有些不舍了,怎麼辦?

相比之前的賞賜,恢複貴妃身份,才是讓所有妃子羨慕嫉妒恨的原因。易晴空不爭聖寵,妃子們自然也懶得搭理,傾城可就不一樣了,她的傾國傾城之姿,放在哪兒都是極其顯眼的。

“奴家謝皇上恩典,願皇上萬福齊安。”傾城欠身施禮,陌孤城溫柔地扶起,坐在自己身旁。

“傾城可願時常陪我這老太婆子閑聊?”太後見陌孤城寵愛傾城,也是欣喜,她喜愛傾城,因為她溫婉如水,像極了初入宮的自己。有了些許的傲性,讓她具備了母儀天下的風度。

早知道,讓皇兒娶了她,做皇後,豈不更好?何必做這受憋屈的貴妃…

“太後娘娘垂愛奴家,奴家自然是感激不盡的,太後娘娘不嫌奴家資質愚鈍,奴家願陪太後娘娘話話家常,以慰寂寥。”傾城欠身施禮,溫婉一笑。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這從未有過的寵愛,讓眾人都傻在那兒。太後娘娘可是出了名的孤僻,不屑任何人的接近,怎會對這傾城如此溺愛?

她的性子有些許像她,也像自己,那個苦命的姐妹,她想好好保護她,不讓傾城重蹈她的覆轍,下落不明。

太後心中的秘密,無人知曉。就像先皇與他的秘密,被她完整的保存在心中,不曾吐露出一分。

陌千絮不語,仿佛這世間事早已與他無關。

夜色寧靜,涼了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