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三邱誣告(1)(1 / 2)

貪圖黃金與珠寶的邱毓芳答應了普吉斯的要求,她願意敦促盛世才盡快滿足普吉斯所說的擴大開采金礦的要求。

普吉斯自然答應滿足她索取黃金首飾的條件。

兩人拍板之後,很快分開了。

當普吉斯看到毛澤民與朱旦華女士走過來時,立刻熱情地迎上去。一陣彬彬有禮的寒暄之後,普吉斯繞著彎很有分寸地提出要毛澤民考慮能否提高英磅兌換新疆金銀的比值。

毛澤民毫不猶豫答複他,此事關係重大,牽涉麵廣,無論如何不能答應。

普吉斯的妄想被堵絕,他立刻將視線轉向清麗素雅的朱旦華。

普吉斯風趣地說:“朱小姐清秀漂亮,行止灑脫,如果再戴上一掛精美的項鏈,那可真是錦上添花囉!”

朱旦華心有所悟地回敬道:“不過,我看重的倒是雪中送炭。”

尷尬的普吉斯訕笑著聲稱願與朱旦華交個朋友,而朱旦華卻說朋友有真假之分,這當由行動的真偽而定,並非一廂情願所能實現的。

普吉斯心想,是女人就必愛首飾。於是他掏出一盒金項鏈,聲言饋贈,以示誠心。

朱旦華覺得實在可笑,便婉言謝絕,並含沙射影地講出民間傳說“針尖釣斧頭”的異想天開的笑話。

銳氣頓挫的普吉斯仍不死心,他把求助的眼光投向毛澤民,並說朱旦華誤解了他的真誠。

毛澤民安慰他一番之後,又委婉地勸他收起項鏈,說如此太過俗氣,有失參讚的身份。

普吉斯眼看賄路已絕,收買不成,便在失望中發起攻心戰來。

他說如果毛澤民不通融的話,他將轉告督辦撤消其財政廳代理廳長的職務,理由是毛澤民對英國持不友好態度。

麵對普吉斯的威脅,毛澤民十分坦然,不激不怒,步步揭露:“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行賄收買的意圖,我是很清楚的。”

“這從何談起,我實在不明白。”普吉斯狡猾地搖著頭。

“你既然說不明白,那末,我不妨說給你聽聽。麻痹新疆南疆人民的鴉片出自何人之手?喀什一帶發生叛亂的槍支彈藥又來自何方?金銀珠寶又是何人偷運出境?擾亂省銀票的喀什喀票,又是什麼人暗中發放?……”毛澤民義正詞嚴地質問使普吉斯驚慌失措,無言答對。

普吉斯紅著臉:“周廳長的發問,我無從答複。我隻知道我們是幫助督辦振興軍力,發展經濟的。”

“巧辯並不能抹去事實。參讚此行的目的,是否想把蒲犁縣樓頂的英國旗幟掛在迪化城樓上呢?!”

毛澤民的詰問一語雙關,含意深沉,既擊中要害,又使普吉斯無言以對。

普吉斯領教了毛澤民思想的銳利和辯解的無懈可擊,心中暗忖:此人果真厲害,不好對付。然而他轉念又一想,決不能這樣善罷甘休,何不借督辦之手將他製服,一來揚眉吐氣,二來消除障礙。

於是惱羞成怒的普吉斯威脅道:“作為督辦的手下,你竟敢藐視我。我要報告盛督辦,嚴厲處置你。”

毛澤民早已看穿色厲內荏的普吉斯最後會以此要挾他,他希望借此機會能夠說服督辦根除隱患,他想激普吉斯請出盛世才,於是便冷冷地一揮手:“那就請便吧!”

陰險的普吉斯麵見盛世才,故意將事態渲染得十分嚴重,引起了盛世才的重視,指令手下人轉告毛澤民到休息室等候他。

毛澤民派朱旦華立刻去見黨代表鄧發同誌,要她報告普吉斯欲行不軌的行為,並做好揭露其陰謀的思想準備。

朱旦華走後,毛澤民坦然如常地進入休息室,坐在沙發上等候盛世才的到來。

不一會,盛世才搖著折扇,大搖大擺地走進來,後麵跟著不可一世的普吉斯。

“啊!周廳長!聽說你剛才跟普參讚鬧點不愉快,是嗎?”盛世才笑哈哈地對已經站起來的毛澤民說。

毛澤民跟著入座的盛世才複又坐入沙發,不疾不緩,實事求是地將剛才普吉斯收買朱旦華以及惱羞成怒的情況講給盛世才。盛世才聽後觀察著普吉斯的反映,心裏暗忖:看來普吉斯剛才對我的彙報不僅擴大事實,而且是近乎誣陷,心術不正啊!

“督辦!他避重就輕,十分狂妄,破壞國際友誼,製造國際爭端。我們可是意在幫助您振興軍力啊!”普吉斯先聲奪人,氣焰囂張,大有一口吞了毛澤民的架勢。

毛澤民依然安坐沙發,平靜如常。他想,如果此時不壓下此人的威勢,不揭穿他們的險惡用心,勢必錯過機會,又要費一番周折。於是他不客氣地指出:“督辦!普參讚恃強逞傲,言不由衷。他來迪化四處行賄,收買人心,意圖不軌。他們在南疆的所做所為已經證實是有意破壞新疆的經濟,製造混亂,掀起內亂,實現其並吞新疆的野心。這是問題的實質。依我之見,喀什的喀票,應該立即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