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3 沒有魄力的人永遠無法保護他人(1 / 1)

第十篇第一章3 沒有魄力的人永遠無法保護他人

8號就像是一棵參天大樹,帶給很多人獨一無二的安全感。他們習慣並且也熱衷於提攜他人、保護他人。別人都希望給自己找一棵大樹好乘涼,唯獨8號不熱衷於此,因為8號是能夠保護別人的人。

人要成功,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在8號的人生中,他們獨自奮鬥的時間較多,因為他們本身的能力很強,有遠大理想、有正義感,有勇有謀,這就是絕大多數的8號的寫照。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填過一首《柳絮詞》,其中有一句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一般人會覺得柳絮飄浮無根、無所附依,寶釵卻用肯定態度對其做了讚美。這正如有人不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黃牛,也看到了黃牛背後不斷抽動著的鞭子,這正是見識的獨到之處。從中也可得到一個啟示:一個人在事業上要想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鬥之外,還要借助他人的力量,這樣才能平步青雲或扶搖直上。

李鴻章早年屢試不第,“書劍飄零舊酒徒”,他一度鬱悶失意,然而幸運的他遇到了一棵大樹——湘係首腦曾國藩,從此他的宦海生涯翻開了新的一頁。

李鴻章拜訪曾國藩,牽線搭橋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國藩的心腹,當時隨曾國藩在安徽圍剿太平軍。有了這層關係,曾國藩把李鴻章留在幕府,“初掌書記,繼司批稿奏稿”。李鴻章很有才氣,善於握管行文,批閱公文、起草書牘、奏折甚為得體,深受曾國藩的賞識。

有一次曾國藩想要彈劾安徽巡撫翁同書,因為他在處理江北練首苗沛霖事件中決定不當,後來定遠失守時又棄城逃跑,未盡封疆大吏守土之責。曾國藩憤而彈劾,指示一個幕僚擬稿,總是擬不好,親自擬稿也還是擬不妥當,覺得無法說服皇帝。因為翁同書的父親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師,弟弟是狀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麵前正是“聖眷”正隆的時候,而且翁門弟子布滿朝野。怎樣措辭既能讓皇帝下決心,依法嚴辦,又能使朝中大臣無法利用皇帝對翁氏的好感來說情呢?曾國藩甚為煩惱。最後,李鴻章巧妙地為他解決了問題。奏稿寫完後,不但文意極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剛正的警句,說:“臣職分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這一寫,不但皇帝無法徇情,朝中大臣也無法袒護了。曾國藩不禁擊節讚賞,就此入奏,朝廷將翁同書革職,發配新疆。

通過這件事,曾國藩更覺李鴻章可用。不久,在曾國藩大力推薦下,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等職,走上了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

在日後的宦海沉浮中,李鴻章也一直是曾國藩的“得力助手”與好夥伴。

8號人格者中多數是某個領域中執牛耳者,比如馬雲。他們要麼是極有社會責任感的資本家(企業家),要麼是重權在握的政治家。他們無論走到哪裏,與生俱來的威嚴和安全感總是讓他們看起來非常可信,如果將九型人格者放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隊,公選一位領隊,相信8號一定是得票最多的,他眾望所歸。

1號完美主義者當領導容易猶豫不決,容易過分注意細節而忽略大局;2號給予者容易感情用事,情緒決策;3號實用主義者容易急功近利;4號浪漫主義者根本不屑去當;5號觀察者容易和大家溝通不暢,因為他太過封閉自己;6號懷疑論者容易懷疑部下;7號享受主義者壓根就不在乎誰當領導;9號可能疲於應付各種利益集團;隻有8號才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他們有魄力又高瞻遠矚,不會因為眼前一點利益而迷失方向。這大概也是8號常常是先當別人的貴人,而後才借到別人力的緣故吧。

甘心做讓別人乘涼的大樹,需要一種能力,一種魄力和一種勇氣,更需要一種度量。沒有這種氣魄當不了大樹,更不要說什麼保護別人,給小草們遮擋風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