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常吃夜宵對身體的害處 (2)(1 / 3)

動手:用手按海鮮肉質,若肉質堅實有彈性,按著不會深陷,即表示新鮮。再看肉表麵有無黏液,無黏液表示新鮮度高。

動鼻:用鼻子聞一聞,如果是一般海鮮特有的鮮味,表示新鮮。反之,若有腥臭與腐敗之味則應避免購買。

好習慣養成

魚油特別是海魚油中含有豐富的N-3係列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多烯脂肪酸與血液中膽固醇結合後,能把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帶走,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有效地消除血管內的脂肪沉積,防止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養成每周吃一次海鮮的習慣,非常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健康伴侶

烹調海鮮時應掌握好時間,不應蒸煮過長,否則不但影響口感,還會使蛋白質變性,降低營養價值。另外還應注意,活魚被殺死後,不宜馬上蒸煮,最好過15分鍾、等到魚的肌肉變軟後再做,這樣有利於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容易被人體吸收,味道和口感也是最好的。螺貝蟹類海鮮在烹飪之前一定要洗淨,目的是將它們體內的一些髒物和部分細菌清除掉,而且還要有一個短時間高溫加熱的過程,這樣利用高溫殺菌。海鮮食物一般都屬於寒涼陰性類食品,所以在食用時最好與薑、醋等作料共同食用。因為薑性熱,與海鮮放在一起可起到中和寒熱、防止身體不適的作用。而醋也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對海鮮中一些殘留有害細菌能起到一定殺除作用。

關於晚餐的誤區

水果應該帶皮吃才有營養

很多人吃水果的時候,誤認為帶皮吃更有營養。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水果皮上有很多病菌。如果不去皮的話,不僅沒有吸收多少營養,還會讓人體的健康受到威脅。

不去皮的水果危害大

水果的外皮部分雖然含一些無機鹽、維生素。但是纖維素、木質素、膠質含量也很高,食後很易在胃中形成“胃柿石”。

水果的外皮部分可能有農藥殘留,噴灑的農藥,往往都附在果皮上。

水果的外皮部分可有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寄生蟲卵,有的是運輸者或采摘人的手上汙染的。有的是銷售者用汙水澆洗而汙染的。

水果的外皮上可被各種蟲類的代謝產物沾汙。

健康伴侶

蘋果削皮後放置一段時間就會變色,這種情況,梨子及一些蔬菜也有。這是因為蘋果削皮後,植物細胞中的酚類物質便在酚酶的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化合,產生大量的醌類物質。醌類物質能使植物細胞變色。如蘋果削皮後放置時間過長,植物細胞在空氣中氧化分解作用加劇,那麼蘋果外層的營養物質分解較多,果膠物質在酶的作用下進一步分解為果膠酸和甲醇,使果肉變味、變質、腐爛,產生有毒物質,兒童食後對身體不好。因此,蘋果及一些變色的水果、蔬菜都應在削皮後及時食用,以免擱置過久,吃了影響身體健康。

水果和蔬菜的營養可以互相代替

人們在晚餐之後,經常吃一些水果,補充維生素。一些挑食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於是家長就讓他多吃水果來代替。可是水果和蔬菜的營養價值各不相同,二者是無法彼此替代的。

一般講,大多數水果和蔬菜含的碳水化合物多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類的單糖和雙糖,因此我們吃水果時,總會感覺甜。可是,蔬菜就感覺不出甜味來。從表麵看,單糖、雙糖和多糖都是碳水化合物,它們對人體的功用一樣,好像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從人體的消化吸收和其他一些具體生理作用上看,便不盡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