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船駛到人群正前方江麵時,船上突然響起號聲,緊接著有兩名侍衛跑到船頭朝岸上揮動手中的旗幟,岸上的清軍見了忙列隊朝江邊跑去,然後齊致的跪在江邊朝著大船高聲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樹林裏那些衣不蔽體的漢子見狀或甘心或不甘心的也跟著叫了起來,不過大船並沒有停留,而是在數千人的萬歲聲中緩緩朝下遊駛去。岸上的人群也沒有馬上起身,繼續將頭垂在那裏,等待著大船駛遠。唯獨有一人卻將頭猛的抬了起來,淩厲的目光直逼那大船,卻是方才跪在老頭旁邊一聲不吭的漢子。
康熙,總有一天我會親眼見見你這個大麻子的!漢子狠狠的盯著大船看了數秒後,迅速又將頭低了下去,臉上平靜如初,好像剛才那一幕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
他叫趙強,前世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因為一時沒找到什麼好工作,便幫其父經營一家豬肉店,每日殺豬賣肉之餘以讀書打發時間。那日因為收攤早,便趴在案攤上看《清史》,因為昨天夜裏也看書到通宵,所以精神有些不濟,看著看著便睡著了,等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康熙二十一年,附身在另一個也叫趙強的漢子身上!
當確信自己沒有做夢,腦袋後那條金錢鼠尾辮的確存在的時候,趙強如遭雷擊般懵了。但他什麼也做不了,因為他所附身的這個趙強隻不過是一個兵敗後被押往關外為奴的戰俘,而他兵敗之前效命的對象卻是原明朝的山海關總兵、滿清的平西王、大周朝的昭武皇帝——吳三桂。
吳三桂在史書上頂著漢奸之名已經被罵臭,但趙強卻認為他是一個英雄。姑且不論他當初放清兵入關是否真如某些民間史學家所言,是借清兵之力“為君父報仇”,之後騎虎難下不得已當了漢奸。還是他為了自己的女人陳圓圓衝冠一怒又或是為了保全關寧集團利益甘願投清當漢奸,總之一點,這些都是世人的猜測,吳三桂的真實動機無人能知曉,不過僅從他日後再次舉兵反清而言,也當得英雄二字。人贖無過,至於功過是非,天下人自有公論,說吳三桂是三姓家奴也好,說他是無恥小人也好,說他是漢奸也罷,總抹不掉他反抗清王朝統治的事跡。難道僅因為清朝統治中國二十餘年,就要認定它是正朔,吳三桂起兵就是逆天行事,破壞統一大局不成?如果硬要說吳三桂是漢奸,那麼他起兵反清又怎麼稱呼?僅一個反複小人恐怕不能讓人信服!在民族感情上,趙強認同任何一個敢於反抗滿清統治的人,不論他之前做過什麼,隻要他起來反清了,那麼在趙強眼裏他就是一個英雄。
在後世時,趙強最討厭的就是熒屏裏整天播放的清宮辮子戲,《康熙大帝》、《施琅大將軍》什麼的二杆子戲讓他看了有吐血的感覺。偶見幾部穿越戲,竟然也是美女穿到那些阿哥身邊談情說愛,以“格格”、“福晉”為榮,至於一些文學網站上的清穿,更是讓他看了火大,恨不得把作者揪出來好好質問一番:那什麼小四、小八的難道真是你夢中的白馬王子不成!
然而他改變不了現實,除了鬱悶之外,他什麼也不能做,什麼也改變不了。隻能在晚上睡覺時,幻想一下如果自己生活在外族入侵的那個大時代裏,該如何做才能挽救華夏文明的傳承。現在命運真的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回到滿清入關三十年後的這個黑暗時代,他卻什麼都不能做,因為他沒有顯赫的家世、與生俱來的高貴血統;也沒有一支死心忠於自己的軍隊,更沒有萬貫家財可以讓他用來招兵買馬,甚至連人身的自由都沒有,因為他隻不過是一個被發配關外的奴隸而已。
吳三桂病死衡陽後,其侄吳應期領軍南撤,至此吳軍便分崩離析,再也無法抵抗住清軍的攻勢。趙強所附身的這個同名漢子,原是吳軍大將王屏潘的侍衛,王屏藩於四川戰敗自殺後,他便與兩千多吳軍殘部向清軍投降,後來與各地被俘的吳軍舊部及忠於吳三桂的滇民共計六萬餘人,被清廷分批押往關外寧古塔和尚陽堡撥給披甲人為奴。
如果您覺得《惡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17/ )